4約翰福音06章35節、41-51節:吃飽未?

http://www.hpch.org.tw/photo/Photo.ashx?name=8d7da9f0-249f-48d9-9182-e93f16826c6e.jpg&photos=bc2ffbeb-1e9d-452f-8d6b-eeb00c05575d&category=2a6ebc6e-47d3-481f-afd7-ebf4de96ff16&id=398cf262-8646-4d88-89f0-48374e692bd3
吃飽未?                                    

約翰福音06章35節、41-51節
林碧堂傳道

2018/8/12

吃飽未?無論有吃飽或沒吃飽,「吃飽未」通講跟咱的生活、與今日所讀的經文息息相關啊。在這之前,我先自我介紹。我叫林碧堂。我從八歲到十八歲,跟著我的家人在後埔教會聚會。之後我外出十二年,讀大學、當兵、讀神學院、做傳道、被太太和小孩帶去加拿大遊學,現在跟著在台南神學院工作的太太王美書定居台南,她和她的一些家庭成員也是這個教會的會友。我很歡喜能夠有這次機會,浪跡天涯之後跟大家一起聚會。一起來祈禱,主啊,憐憫我們這些罪人吧。

牧師穿黑袍,只有白色的領結,對應以賽亞書第六章,雖然是罪人,但是被上帝赦免,可以傳揚上帝的話。聖歌隊袍象徵天使,我穿出來讓大家仔細看,白袍把全身都遮蓋,為的是像天使一樣,重點在於榮耀上帝,紅色可以象徵基督的寶血洗淨我們。上個月,我在這裡分享,有誰記得我說了什麼?不管記不記得,講道都只是完整的禮拜的一部分,講道很重要,只是不是禮拜的全部。

http://www.hpch.org.tw/photo/Photo.ashx?name=d3e2a6f7-39af-410f-b3d4-c83f541b8e3c.jpg&photos=3f8b3cbd-845d-4ba5-9d9c-5bbf6e80f895&category=022348b4-b58a-4406-9615-37373c455245&id=dc11bd27-4326-4dab-ad93-7fac5ad0f17e

我講道,習慣依照經課表,經課表是說,教會在特定的日子會誦讀、傳講特定的經文,比如聖誕節讀耶穌的家譜、出生的故事;受難週讀耶穌受難的經文;聖靈降臨節讀關於聖靈降臨的經文等等,可以說有上千年的傳統。大約四十年前,世界上的教會開會,討論把經文應用在節日的精神擴大,把重要的經文以三年一輪的方式,配合聖詩、啟應文、讀經、講道等等,讓參加禮拜的人在三年裡面可以讀過聖經中被認為大多數教會認為重要的經文,也可以強迫我這個講道的人去想原本沒有注意到的經文。

大家可以看這張圖
按此連結 經課表),現在使用的經課表是1994年正式公布的,以普世教會使用的《共同經課表修訂版》(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做為每日讀經的主要經文。它是按照教會節期所編排,成為三年一輪的經課表,福音書按照第一年馬太、第二年馬可、第三年路加的順序進行,約翰福音穿插其中。每年均以「待降節第一主日」為開始,以「基督君王主日」為結束。原本的設計是說,每個主日禮拜中,總共要朗讀三段經文:第一段經文為舊約或使徒行傳之經文;第二段經文通常為新約經文;最後是福音書之經文,馬可和約翰福音是今年(2018)經課表主要的福音書。另外,每個主日亦安排詩篇的經文,主要目的在於回應第一段經文。只是按照目前我們教會的禮拜結構,我一個人無法安排那麼多經文,只能以最重要的福音書為主軸來分享。

我們現在常年期,聆聽耶穌的教訓與生平,上個月7/15我講道的時候,我按照表定的經文講馬可福音6:14-29,「殺不死的約翰」,激起一些人的回響,有刺激有反應,這是好的。今天也是按照經課表,約翰福音6章35節,41-51節。耶穌說他自己是生命的糧食,吃了耶穌就永遠不會死、永遠不會渴。可是在經文中顯示,很多人不相信耶穌是從父上帝那裏來的,認為,耶穌的父親跟他的家族都是被同鄉所知道的,這個平凡小卒哪有可能有那麼大的本事,拿撒勒會出什麼好的嗎?怎麼可能是從父上帝那裏來?我們必須承認,很多時候我們也一樣,對一個人的出身充滿偏見,難以認清一個人的全貌。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我就是生命的糧。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使人吃了就不死。我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必永遠活著。我為世人的生命所賜下的糧就是我的肉。」這裡有一個問題,如果說吃耶穌跟吃嗎哪不一樣,吃了嗎哪還是會死,吃了耶穌不會死;是不是基督徒都沒有吃耶穌,所以最後也都還是死了?另外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耶穌在40節的時候又說:「因為我父的旨意是要使每一個見了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這是什麼意思?怎麼會有永生,又會需要復活呢?可見,這些經文都不是按照字面去了解的。因為耶穌在後面就有說,第53節開始,吃喝耶穌,讓耶穌成為我們的一部分,當我們成為耶穌的一部分、跟耶穌分享生命,也就是跟永活的上帝連結、活在上帝裡面,就真的是永生了。這樣,好像是在說,我們來跟隨耶穌吧,可是,跟隨耶穌是什麼意思?這時候,我們可以確定,從「字面」表象上模仿基督是不可能的。沒有人可以完全複製耶穌的殉難,也從來沒有再出現過於加利利湖西南邊、而用自己的生命去傳揚並巡迴佈道的人。可是,試圖完全複製耶穌的生活會出什麼錯嗎?應該這樣講,我們賴以而活的信仰故事應該要形塑我們的日常生活。試圖完全過著與耶穌相同的生活必定荒謬絕倫,因為基督的生命或許可以告訴我如何生活,但基督的生命並不能直接被採納而成為我自己的生活,因為這並不是耶穌故事的功能。

因為這樣,我們就要來重新想一下,在這段經文中的一些字詞,來幫助我們了解今天的經文。第一個要注意到的,是人子。在舊約聖經中,人子,「人的兒子」這個詞出現108次,93次出現在以西結書。很令人好奇,上帝從不稱呼以西結的名字,而稱呼以西結為「人的兒子」。人的兒子這個詞就本質上來說,人是塵土的子女,在創世記中,人(亞當)是土所造的,用土生的,亞當('adam)是土地(adamah)的陽性形式。另外,閃族語系,希伯來文、亞蘭文等等的慣用語,什麼的兒子,用來表示屬於哪一種或是哪一類,例如,耶利米哀歌3章13節,弓箭手的拿的箭袋,箭袋的兒子就是箭;創世記18章7節,牛的兒子就是小牛,約拿書4章10節中,一夜的兒子,就是指活了一個晚上的東西;又比如以賽亞書19:11節,智慧的兒子就是聰明人。所以說,人的兒子就是人,或者說是人類。可是,在新約聖經中,「人子」出現87次,有84次出於耶穌的口中,希臘文直接翻譯是那個人的那個兒子,中文沒有定冠詞。耶穌沒有使用其他的頭銜,反而稱呼自己是那個人的那個兒子,新約聖經的翻譯,故意要把耶穌說的人子獨立出來,沒有照先前的翻譯方式,新約聖經翻譯沒有把人的兒子,人子翻譯成人類,這是翻譯上的不一致。耶穌說自己是人,是人類,是塵土的兒子,耶穌在強調什麼呢?

我們想一想,耶穌,他身為一個男性,他沒有辦法呈現出道成肉身的女性會是什麼樣子。甚至,耶穌這位男性,他沒有結婚、沒有生兒育女、沒有長壽、沒有經歷年老衰弱時才會有的病症,耶穌也沒有經驗過其他許多人有的種種經驗。耶穌他的道成肉身,完全是他從自己生命的角度去道肉身成,他不是站在其他的角度道成肉身。所以,我們就更加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道成肉身,把上帝彰顯出來。我們在每一個人不同的生命處境裡面,活出像是耶穌彰顯的人性。

這時,我們要提到這段經文另外一個關鍵字,耶穌說,我是生命的糧食,希臘文的意思是麵包,新約中的麵包,都是指窮人的食物,如果要體會,我們用主禱文祈禱的時候,說我們日用的番薯葉、番薯籤,今日賜給我們,也許我們就可以更加明白,這個糧食是什麼意思。耶穌說他是生命的糧食,是永生的食物,我們想到,創世記裡面,有知識樹的果實,也有永生樹的果實。當時,亞當和夏娃並不覺得永生樹的果實好吃;反而,是知識樹、明白世間一切善惡樹的果實好吃可口。當人離開樂園之後,創世紀三章的經文說:「主上帝趕走那人以後,在伊甸園東邊安排了基路伯,又安置了發出火燄、四面轉動的劍,為要防止人接近那棵生命樹。」照人的觀點,生命樹的道路充滿險阻,是上帝不准讓人得到生命樹的果子;可是,耶穌這個生命的糧食讓我們重新檢視創世記的記載。

我們都想要擁抱知識樹,想要明白一切,要通曉世間的各樣事物,我們汲汲營營,要在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中討飯,拼命想要在這個社會與體制中活下來。適應良好、在社會中有立足之地的,就不至於餐風露宿,甚至可以吃好住好睡好,穩當一輩子;那些無法適應這個世界的、無法迎合世界主流價值的、沒有家業可以運用的,就努力還是無法翻身、要喝風、去街頭當流浪漢、自我放逐、或變成精神病。那些很有能力卻自願吃生命樹、吃窮人食物、番薯籤、吐司邊過日子而分享生命的人,就成為了聖人。舉個例子,德雷莎修女放棄在修道院高牆裡面相對富裕好過的生活,她說她從人們的臉上看見耶穌的臉孔說:「我渴了」,她去加爾各答的貧民窟創設垂死之家,收留在印度社會上被視為垃圾的賤民、病患、流浪者,期盼讓他們在死去之前,能獲得身為人應該有的尊嚴,德雷莎堪稱當代最偉大的聖人;有一位教授,受到德蕾莎的感動,跑去加爾各答,寫下著名的讓高牆倒下吧:「我忘不了一個小男孩用杯子在陰溝裡盛水喝。我忘不了二個小孩每晚都睡在我住的旅館門口,只有他們兩人,最大的頂多四歲。我忘不了垂死之家裡面骨瘦如柴的病人。我忘不了那位年青的病人,一有機會就希望我能握住他的手。我忘不了人的遺體被放在一堆露天的煤渣上,野狗和烏鴉隨時會來吃他們,暴風雨也會隨時來淋濕他們。他們的眼睛望著天。我忘不了垃圾場附近衣不敝體的窮人,他們和野狗和烏鴉沒有什麼不同,沒有人類應有的任何一絲尊嚴。可是我也忘不了德蕾莎修女兩手合一的祝福,和她慈祥的微笑。」這位教授經過三天在加爾各答垂死之家的義工服務,似乎靈性得到提升,生命獲得更高的意義;但是,他不久前說,他的月退俸從十萬變成六萬七,無法去美國開同學會,晚景淒涼。疑?奇怪,教授你見過貧民窟的窮人們,他們的晚景不是比你淒涼上萬倍嗎?怎麼會不願意拿出部分的年金,讓後人不用喝風呢?

於是,我們就發現,耶穌,或者聖人們做的事情很難不令人感動,我們會很願意放下我們高貴的身段去做義工服務三天、一個月甚至是一年,但是要推倒自身利益的牆,一輩子去吃耶穌說的生命的糧,實在是很困難啊。我們想想看耶穌,他分享他的生命啊,他是一個人啊,分享他所有的一切,他所有的東西也都是別人分享給他的。難怪經文後面就寫,很多門徒本來跟隨耶穌,一聽到耶穌要他們吃喝耶穌的血肉,去活在耶穌裡面、活在上帝裡面,就直接放棄了,人們認為通往生命樹的道路充滿險阻就不去,不會重新思考天使、火焰與劍的意義。這也是真實的人性啊。

希望我們這些基督徒,說我們跟隨耶穌的時候,能提醒自己,想想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夠跟耶穌吃著「我是貧窮人的食物」,「我吃飽啊」,「你吃飽未?」「我分享給你」,一起來祈禱。

恩典的主,求你聽我們的告白,
我們的信仰不堅定,
我們不容易赦免人,
我們信心軟弱,
我們的同情心動搖,
我們常常頌揚驕傲並投靠有勢力的,
我們常常輕視弱小卑微的,
我們讓富裕人家的倉庫滿出來
我們忽略貧窮人的需要
我們送飢餓的人空手回去
僅僅是自私地幫助自己
主啊
求你的憐憫真實地教導我們
幫助我們真正吃喝你的血肉
讓你所展現出的神聖人性
能在我們身上復活
以人子,我們的救主之名,阿們。

發表於2018/08/18 17:49 (3902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必填)
標題 (必填)
電子郵件
(不顯示)
個人網頁
內容 (必填)
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一張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