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馬可樓上最後晚餐

來去聖地走一遭《五十二》

馬可樓上最後晚餐

*******************************************************
後埔基督長老教會---林潔美牧師 撰文╱林頌典 攝影╱信望愛圖片中心 部分圖片

逾越節到了,這逾越節對猶太人來說,意義非常重大。路加福音二十二章8-13節說:「耶穌打發彼得、約翰說:“你們去為我們預備逾越節筵席,好叫我們喫。”他們問祂說:“要我們在那裡預備?”耶穌說:“你們進了城,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來;你們就跟著他,到他所進的房子裏去;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客房在那裡?我與門徒好在那裡喫逾越節筵席。”他必指給你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你們就在那裡預備。“他們去了,所遇見的,正如耶穌所說的;他們就預備了逾越節的筵席。」

查遍四福音書,沒有一處記載,主耶穌和門徒共享最後一次逾越節晚餐的地方,是在馬可樓。但為何後來會指稱是在馬可樓呢?很可能的原因是;在初代教會時,馬可的家已經是信徒經常聚集禱告的地方。使徒行傳十二章記載;天使釋放被囚禁的彼得出來之後,彼得「想了一想,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家去;在那裡有好些人聚集禱告。」 〈徒12:12〉

馬可樓拉丁文原意是「飯堂」,傳統上認為,在這裡主耶穌和門徒共享最後一次逾越節的晚餐,並且給逾越節賦予新的意義,設立了聖餐崇拜的禮儀〈可14:12-16;路:22:7-13〉 ;在這裡耶穌復活之後,兩次向門徒顯現〈約20:19-23;22,24,29〉 ;眾門徒也是在這裡領受聖靈〈徒2:1-4〉 。因此這裏是初代教會傳福音的總部,第一間在耶路撒冷的家庭教會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這間家庭教會在拜占庭時代被擴建為「神聖錫安教堂」;614年被波斯人毀壞;十二世紀十字軍重建該堂,使它成為兩層獨立的小教堂,就是今天的樣式。1176年大衛王墓塚定址於下層小教堂的位置。1552年土耳其人將基督徒趕出上層禮拜堂,又增建了一個領禱塔及一個祈禱的壁龕,就把馬可樓改變成回教寺。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馬可樓只是一間空房,樓宇的建築,特別是屋頂的設計,很明顯是十字軍的建築風格。裡面有一個藝術品,是用以色列的土產,橄欖葉、麥子和葡萄,來象徵為世界祈求和平。壁柱的柱頭是中古世紀的遺風,上面雕刻有「鵜鶘‧基督」的飾紋。這種鳥象徵著基督為愛我們甘願捨身來犧牲,因為相傳鵜鶘愛護子鳥無微不至,遇有飢荒,即自撕胸肉以哺餵子鳥。

 

想起主耶穌設立聖餐時,「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路22:19-20〉主耶穌要我們的,就是像祂一樣,以甘願捨身的愛來愛祂所托付的羊。
 
發表於2009/07/18 05:51 (18788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必填)
標題 (必填)
電子郵件
(不顯示)  
個人網頁  
內容 (必填) 
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一張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