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歷代志上第二章1-55節

單獨會主……歷代志上
2014/1/16
 

◎經文:歷代志上第二章1-55節

◎讀經與默想:
關於上帝:
祂是誰?
祂是信實的上帝。
祂是怎樣的?祂是守約的主。
祂作了什麼?祂照信實,守住大衛之約。

關於我:
我是誰?
我是容易灰心的人。
上帝如何看我?祂看我要依靠祂堅強。

關於信徒生活:
S罪惡:不遵行律法,也不從歷史得警戒。
P應許:祂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生報應他們。
A態度: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
C命令:要恆心行善,要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
E榜樣:忠心持守信仰的屬靈前輩。

這些對我現在的生活有何指示?
這篇是董傳義弟兄所寫『歷代志的家譜(代上一~九)』讀後覺得整理得很清楚,在此節錄與大家分享:『歷代志上下原為一卷,寫於遺民歸回時期(較列王記著時晚約一世紀),作者不詳,推測很可能是以斯拉所著。

本書主題:上帝在人類歷史中行動的記事。從亞當直溯到以色列被擄歸回,當中含上帝管教猶大諸王一些重要細節的陳述。全卷共六十五章,主要分三大部分:代上一至九章,記家譜;代上十章至代下九章,講大衛和所羅門(北國分裂前);代下九章三十一節至三十六章,論猶大諸王(分裂後)。其中前九章,記載從亞當到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家譜,應是全本聖經中記家譜篇幅最長,也最詳盡的一處。衡諸當時,以色列亡國、被擄七十年,再次歸回殘破故土,全民必須有深厚認同感,才能同心團結,重建家園。認識自身家譜,清楚彼此血源關係,應是當務之急。同時,「以史為鏡」是失敗後重建的以色列人迫切之必需,就這角度而言,歷代志確可彌補列王記的不足。因此著者詳察細述,更不時加入上帝的心意及行動,作為提示與警戒,實係當代以色列人所亟需,亦為後世我們重要的借鏡與參考。下面僅就家譜中數要點加以申論,作為初讀此書者的導引。

本家譜的結構有些特點值得留意。首先,在論述完亞伯拉罕的家譜後,插入一段關於雅各哥哥以掃的家譜,且十分詳盡。這在舊約中頗不尋常。因為以掃後裔以東人,自以掃、雅各兄弟分開後不久,便成為以色人的對頭,乃至世仇,對以色列人多方欺侮、嘲弄,甚至攻擊,雙方極少和好。為何到寫歷代志時,作者要在家譜中題及他們?且在以色列眾支派之前,用了二十節(代上一35~54),全部摘自創世記三十六章。難道在復國期間,作者想提醒以色列人,莫忘兄弟之情,可以聯合以東人對抗列國?雖不無可能,但更可能的,是想用近親(表示文化、背景相近)和近鄰(環境、遭遇和敵人都相同)的以東人的遭遇(歷史記載,自主前八世紀開始,以東就不斷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和羅馬等強權侵入,成為屬國或附庸,未再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作以色列人的警策。全段只在四十三節提到,以色列人未有君王以前,在以東地己有人作王,並記下他們的名字,含示以東人較以色列人更早棄絕上帝作王,以致也早遭棄絕,不蒙祝福而災禍連連。以東人是上帝刻意放在以色列人身邊,最好的借鏡。

家譜十二支派中,最佔篇幅的是猶大支派,共用三章(二~四),中間一章專講大衛家王的家譜。行文中特別提及一些關鍵人物,如猶大兒媳他瑪氏(二4);亞割珥(二7;即亞干見書七1);戶珥(二19;出十七12)曾在山上扶住摩西的手,戰勝亞瑪力人;比撒列(二20;出三一2)是戶珥之孫,受摩西指派建造會幕;迦勒及其女押撒(二49);撒拉鐵和所羅巴伯(三17、19)是歸回時期的重要人物;雅比斯(四10)呼求上帝,擴張他(其實是指猶大)的境界等。這些人顯然都與猶大支派特別是王室的延續有關,在建國、擴增、建殿和歸回上有功。作者似乎故意藉此提醒以色列人,猶大支派在上帝的命定和同在下的功績及貢獻,以樹立君王支派的權柄(代表上帝),使其他眾支派聽命、順服。

另一重要的支派是利未,其家譜佔滿一整章共八十一節(第六章是本卷書最長的一章),支派中的重要人物如亞倫、摩西、撒母耳、可拉等人都被提及,文中頗強調歌唱的服事(六31~33),可能因為當時極需用歌聲來凝聚人心,提振士氣,鼓舞全民。就今日的表徵說,就是藉唱詩歌挑旺靈,使靈剛強,有信心,就有能力同心合意克服一切困難險阻,順服上帝的帶領前。論到亞倫和他子孫作祭司事奉時,只簡單原則性地提及幾樣服事,其中頭一項,是最重要的項目,就是在燔祭壇和香壇上燒(祭物和香,原文無)。可見祭司最要緊的事奉就是在兩壇上燒祭物和香,焚燒的火不能中斷,不可熄滅,這是祭司的天職。就新約表徵說,服事的要點,就是保持教會靈裡火熱,不住的奉獻與禱告,不然就是事奉者失職。

末了一個重點是祭司和利未人住到各支派(沒有但支派)所屬的城及其郊野。(六54~81)就屬靈意義說,花如此多經節仔細記載,是為要強調服事者該在生活上融入教會眾聖徒中間,分散居住在他們住家附近,一方面服事者好牧養聖徒屬靈的需要;另方面鄰近的聖徒也可顧到服事者,特別是全時間者生活的需要,可作他們服事的配搭與扶持。這是健康、甜美、彼此相愛的教會生活中最關鍵的一步。到本家譜最後一章,講到歸回之以色列人的家譜,再次著重提到利未人,特別是守門(六17~27)、管理器皿(28、29)、製香(30)、管理盤中烤的物(31)、陳設餅(32)、歌唱(33)等事奉者,尤其強調他們的忠信與盡職(22、25~27、32、33),作以色列眾人的榜樣與表率。這樣也明白顯示祭司職分的重要。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較次要的點,順便一提,如在便雅憫的家譜(八1~40)中特別強調「住在耶路撒冷」(八28、32),似乎在為下一章講到歸回之以色列人的家譜作豫備,因為遺民將重建耶路撒冷表徵地方教會。就新約的豫表說住耶路撒冷就是過教會生活,這使他們有立場重建地方教會;又如本家譜在歸回以色列人家譜之後,奇特地以掃羅家族的家譜作結束,且是完全重複前面第八章二十九至三十八節的記載,而其後第十章又重提掃羅的悲慘結局,錄自撒上三十一和二十八章。作者似乎刻意想藉此突顯上帝豐厚的憐憫與恩典,連掃羅這樣不忠信、背叛上帝的惡王的後代,只要還留在以色列民中,就仍蒙神保守、記念;並以此例喚醒歸回的遺民,要徹底向上帝悔改、轉向神,重新尋求衪的憐憫與悅納,上帝必接納他們並記念他們的苦情。

再如本家譜只提及十一個支派,未提但和西布倫兩支派(約瑟支派由瑪拿西和以法蓮兩支派取代),似不完全。究其原因,一面或許因為上帝厭惡但支派軟弱與失敗,刻意不提他們;但另一面,西布倫表徵福音傳揚(參見創四九13註1),當然包括帶進外邦人(參見申三三18註1),因此可能故意在永世完全(由數字十二所豫表)的豫表裡略去它,以空出一個支派,留給新約外邦信徒的教會來補滿,「因為上帝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來十一40)這些細節除顯示本書作者用心良苦外,也看見上帝經營的細緻、周詳,值得你我用心體會。』非常感謝董傳義弟兄整理得如此詳細,願上帝祝福他和他的服事。                                                                      

發表於2014/01/11 13:18 (6258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必填)
標題 (必填)
電子郵件
(不顯示)
個人網頁
內容 (必填)
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一張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