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哈拿就懷孕,日期滿足,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撒母耳,說:“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裏求來的。”」 〈撒母耳記上一章20節〉
◎雨過天晴:
陪二女兒上社區的學前教育(preschool)已有一段時日。每週二的家長會都有主題式討論,那天的主題是「孩子名字的由來」。的確,大半的父母為孩子取名字,都經過一番思量,也在孩子的名字裡默默記上期許。
猶記懷二女兒時,是教會事奉最忙碌和艱辛的日子。那段倍受攻擊和對峙的日子,使得原本往返教會三個鐘頭的車程更加難挨。雖然壓力和困難只是來自長執會,卻已使我幾乎無法承受。萊爾.謝勒(Lyle Schaller)曾說:「政治是一場污穢的遊戲,但教會內的競爭卻有過之而不及。」聽起來真令人心慄,也常常提醒自己,不淌教會政治之水,而將事奉重點擺在關愛羊群上。然而,似乎無法倖免「物競天擇」的漩渦,那一股氣流直撲而來。
我們蒙召原是為著受苦。牧會的年日,主耶穌藉著苦難讓我經驗十字架的意義,受苦就是蒙召的代價。縱使心裡明白,也不時向主發出「為什麼」的怨言,然而祂的回應卻是—你要默默無聲,專心仰望耶和華。要離開牧養的教會,並不是像換工作那樣簡單,自己身、心、靈俱傷外,那無辜的群羊呢?是的,在困境中學習等候上帝,是我必修的功課。
常聞胎教的重要,而整個懷胎的過程中,那憂鬱的心腸總是無法得釋放,烏雲也似乎久久不散。在那次產前例行檢查時,醫師要我立即入院待產,我很疑惑,但仍照醫師指示。這種絲毫沒有徵兆又戰兢孩子會隨時掉落下來的心情,一路搭乘地鐵到醫院的路上,連說話都放得又輕又慢。在醫院的待產室躺了七個鐘頭,直到醫師來才被推進產房。沒有疼痛,直到醫師注射那劑針,不出一分鐘,連醫師和護士都措手不及。「哇哇……」孩子已呱呱墜地。奇蹟似地,上帝好像早為我注射無痛分娩劑,除去了我生產之痛。
二女兒的名字—晴,Joyce。孫晴,盼望雨過天晴,也期望她活潑健康見證主愛。是的,為主受苦的,主會親自報答。女兒四歲了,天真活潑開朗,就像她的名字一般。而我事奉的陰霾,在順服的功課中,上帝也將它吹得煙消雲散了。
〈本文出自傳揚福音雜誌200年1月號,作者:吳淑玲〉
◎默想:
“撒母耳”這名字的意思是:“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裏求來的。”
為孩子命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常常反映出父母的一些期望。撒母耳的一生真的活出了這聖名的意義,每當他的父母提到他的名字時,都會想起他是從禱告得來的,是因禱告蒙應允才有的。
其實無論是禱告得來與否,每一個新生命都是上帝賜給人,對於生命之愛最具體美好的禮物。然而,當我們懂得讓家庭中每一部分的生活,都擺在禱告中,讓上帝也參與其中;那麼,我們將看見,生命是多麼的滿足喜樂,生活也是同樣充滿了愛與恩典。
◎生活小語:
讓上帝也參與在你每一日的生活中吧!
◎禱文:
親愛的主!我將每一天的生活都擺在禱告當中,求引導我的每一個腳步,都走在祢真理的道路中。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