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東方的龐貝-傑拉西


來去聖地走一遭《十二》

東方的龐貝…傑拉西〈Jerash〉

*******************************************************
後埔基督長老教會---林潔美牧師 撰文╱林頌典 攝影
 
 

2009年3月7日禮拜六,早上八點多,出發前往位在安曼以北48公里,有「東方的龐貝」之稱的傑拉西〈Jerash〉。傑拉西,是聖經中提到的低加波利聯邦之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市。

所謂的低加波利聯邦,是主前第一世紀,由十座羅馬城市所組成的聯盟,因此,新譯本聖經又翻譯為「十邑」。傑拉西〈Jerash〉是其中的一邑。馬太福音四章25節記載;耶穌在加利利傳福音、醫治病人的時候,「當下,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猶太、約旦河外,來跟從祂。」這經文中所提的低加波利〈十邑〉,正是我們今天所要拜訪的地方。

 

路上經過雅博河渡口,當年雅各從舅舅拉班那裡回來,想到要面對哥哥以掃,心中極其害怕,雖然送了貴重的禮物,仍然惶恐不安。那夜,打發所有的家人過河之後,只剩自己獨自一人在雅博渡口,有天使來和他摔角。他雖勝了天使,大腿卻瘸了,被改名以色列,從此,抓奪的雅各,變成上帝的王子以色列。在雅博渡口思想著雅各人生奇妙的轉變;人,總是要單獨的面對自己和面對上帝,而唯有肯誠實面對自己的人,才能面對上帝。生命有上帝介入,雅各要變以色列。

不多久抵達了傑拉西,我們一行人在導遊的帶領之下,浩浩蕩蕩的走進羅馬時代哈德良皇帝所建造的拱型城門〈整修過,看起來保存得還可以〉。哈德良皇帝不只建築了這座拱型城門,他也曾來此巡視,和我們走的是同樣的一條路。進來不多遠處,有一座阿利那賽馬場,半圓型廣場的觀眾席,可坐一萬人。這裡是昔日的駱駝商隊,從大馬士革到安曼的必經之地。早在羅馬帝國之前,就是一座頗興盛的城市,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曾經佔領此地,想藉此控制這地區最主要的交通道路。

主前64年,羅馬的龐貝將軍將此城發展成十邑之一,在這裡的大廣場上,建有一條壯觀的柱子大街,這條街是傑拉西通往大馬士革的重要通道,而排列在兩旁,有64根高大的圓錐型状柱子,是為了紀念龐貝將軍在主前64年來此的。「東方的龐貝」之稱,由此而來。

 


  

我們在這裡所看到的,都是羅馬時期建築的遺跡。羅馬城市的建築方式分為上城和下城,上城建神廟,是神所住的;下城建住屋,是人所住的。我們在上城看那宙斯神廟破損不堪的遺跡,想當年也應該是頗有看頭的吧!再轉到下城去看古羅馬的圓型劇場,那用石頭砌成的圓型劇場,建築方式是由兩個半圓合在一起的,全場可坐滿三千五百名以上的觀眾,觀眾席下有編號,可見要賣票的,並且需對號入座。羅馬式的圓型劇場和希臘式的圓型劇場,稍有不同。羅馬式的圓型劇場分三部分,有觀眾席、交響樂席和舞台;而希臘式的圓型劇場只有有觀眾席和交響樂席兩部分。這兩種形式的劇場,傑拉西都有,可見它有過多麼燦爛的時期。



 


這麼熱鬧興盛的城市,在第八世紀之後,被十字軍無情的破壞掉,以致成為廢墟,長埋於沙礫之中,直到1920年才被考古學家發掘出來。回頭再看一眼傑拉西,只見那無論是標榜著哈德良皇帝所築的城門,或是為紀念勇猛善戰龐貝將軍的64根高大的圓錐型状柱子,都已傷痕累累、破損毀壞,難以恢復當年光彩。

 

人的光環,人的榮耀,在時間巨輪無情的考驗之下,究竟能維持多久呢?看看哈德良皇帝拱門和64根龐貝圓柱吧!我們的名字縱使是被刻在堅硬的巨石之中,又如何?還不是仍遭毀損破壞,連小鳥也來欺侮,不客氣的在上面築巢放屎。但如果名字是刻在上帝的紀念冊上,那麼,在那永恆的時刻,面對上帝的時候,天使也要為我們與天地歡呼同頌了。

發表於2009/04/25 07:11 (14481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必填)
標題 (必填)
電子郵件
(不顯示)  
個人網頁  
內容 (必填) 
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一張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