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37章01-36節:約瑟--一個與弟兄迥別之人
 |
約瑟-一個與弟兄迥別之人
創世記37章1-36節
莊嘉信牧師
2015/3/22 |
兄姐!大家平安!在雅各為他十二個兒子的祝福中,特別指出他第十一個兒子--約瑟,是一個與弟兄迥別的人,雅各說:『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是泉旁多結果的枝子;他的枝條探出牆外。弓箭手將他苦害,向他射箭,逼迫他。但他的弓仍舊堅硬;他的手健壯敏捷。這是因以色列的牧者,以色列的磐石─就是雅各的大能者。你父親的神必幫助你;那全能者必將天上所有的福,地裡所藏的福,以及生產乳養的福,都賜給你。你父親所祝的福,勝過我祖先所祝的福,如永世的山嶺,至極的邊界;這些福必降在約瑟的頭上,臨到那與弟兄迥別之人的頂上。』〈創世記四十九章22-26節〉
為什麼約瑟能夠成為一個與弟兄迥別的人呢?因為他特別得著父親的寵愛嗎?因為他特別聰明,運氣特別好,以致人生無風無浪,特別亨通順利嗎?不是的!約瑟和他的弟兄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有一個堅穩的信仰,他從這信仰中產生堅定的信心和力量,讓他存著盼望,以勇氣面對,並且克服生命中種種的艱難,以致能夠成為上帝所使用的貴重器皿,使上帝的名得著榮耀。
兄姐!出生於同一家庭的十二個兄弟,為什麼約瑟特別與弟兄不同呢?讓我們從創世記中找答案。當年雅各欺騙眼盲的父親,假冒哥哥以掃騙取父親的祝福,之後害怕以掃對他不利,就聽從母親利百加的建議,逃到巴旦亞蘭舅舅家避難。在那裏,爲了娶心愛的拉結為妻,雅各甘心替舅舅作十四年的白工,這約瑟是雅各來到巴旦亞蘭後第十四年,才出生的,並且是他最心愛的妻拉結所生的。之後有六年的時間,雅各開始和舅舅爭工價,他必定是心機用盡,才能使自己從一無所有變成家大業大的人。這些年來,雅各如何和舅舅鬥心機,他十個兒子都看在眼裡,也學會了雅各的狡猾奸詐。但約瑟卻因年紀最小,心靈就像白紙般純潔。
當約瑟六歲的時候,雅各看舅舅拉班家對他的臉色很不友善,就決定要返回故鄉,那時,雅各的生命已經逐漸被上帝轉變,他深知有今天的成就,絕非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而是有上帝的保守和祝福。比如,他背著拉班偷跑,結果在基列山被追上,本來他的妻兒以及所有的財產很可能都被拉班奪走,卻因著上帝在夢中警告拉班,因而得以保全。接著在雅博渡口,哥哥以掃帶領四百人前來,雅各心中極其驚慌害怕,再一次上帝奇妙的介入,讓雅各以最謙卑的態度,化解哥哥以掃心中的仇恨。還有一次在示劍的危機中,這個家族再度經歷上帝保守,因此,雅各來到第一次經歷上帝的地方--伯特利,在那裏為上帝築壇獻祭,並在那裏向家人述說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奇妙作為,以自己的生命見證,帶領全家敬拜那一次又一次保守拯救他的上帝。
雖然那時候,約瑟的年紀還小,然而,約瑟小小的心靈所看見的,都是父親生命轉變之後的敬虔,牧師相信,對於父親所信仰的這位上帝,是全能的上帝,是能夠信賴的上帝,必定會保守看顧的上帝,這種美好信仰也灌輸進約瑟幼小的心靈。這就是為什麼當孩子還年幼的時候,父母親對孩子的信仰需要特別的關心注意,不是讓孩子隨意發展,隨便他要不要,很多父母說,宗教是自由的,等孩子長大再讓他自己作決定要信什麼宗教。兄姐!不是這樣的!比如,每個孩子都很喜歡吃麥當勞,如果讓孩子自由選擇,很多孩子會選擇三餐都吃麥當勞,但是父母可以因為孩子喜歡吃,就尊重祂讓他三餐吃嗎?不會吧!為了照顧孩子身體的健康,我們一定會特意為孩子準備有營養的三餐。孩子的身體需要特別關照,同樣的,孩子的心靈也需要特別關照,美好的信仰是需要特意的栽培的,父母親就是孩子最佳榜樣,是孩子學習的第一對象,父母的行為,無論好壞,孩子都看在眼裡,不知不覺吸收了。兄姐!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知道,他的眼在看,他的心在思想,他的價值觀就形成了。約瑟是一個與弟兄迥別的人,因他成長背景,從小所受到的影響,都是比較正面的、敬虔的、美好的信仰生活。
這樣一個心靈純潔正直的人,是容不下一點惡的。創世記三十七章2節說:『約瑟十七歲與他哥哥們一同牧羊。他是個童子,與他父親的妾辟拉、悉帕的兒子們常在一處。約瑟將他哥哥們的惡行報給他們的父親。』約瑟會將哥哥的惡行報給父親知道,牧師相信,不是因為他是好說閒話的『報馬仔』,他應該是求好心切,期待哥哥能夠改過自新,不料卻引起哥哥們的敵意和恨意。那時,拉結已經死了,雅各的心非常悲痛,唯一能夠安慰他的,就是這個兒子了。牧師相信約瑟是一個很貼心很聽話的兒子,才會讓雅各疼惜,甚至為他做了一件漂亮的彩衣。雅各毫無隱藏地將他對拉結的愛都傾注在這貼心的兒子身上,想不到卻讓其他兒子忌妒怨恨。父母對兒女的愛,必須要很有智慧,否則愛之適足以害之。其實,父母偏心,造成的兄弟相殘的傷害和痛苦,雅各自己飽受其害,但為什麼他還讓這種事發生在他的家庭呢?這只能說是人的軟弱和無奈,道理我們都知道,也知道應該怎麼做,卻偏偏做不來。
牧師認為,雅各對約瑟的愛,除了這兒子貼心聽話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對拉結深深的愛與懷念。兄姐,如果我們太愛一個人,很容易將那人偶像化,同意嗎?雅各深愛拉結,拉結就成了雅各心中最大的偶像,那麼,約瑟就是第二個。無論對象是誰,或是妻子兒女,或是父母親,或是親人朋友,只要對那人的愛甚過愛上帝,那人就會變成我們的上帝,但是,人就是人,人怎能成為上帝呢?如果我們太愛,或太過看重這個“特別的人”,就會特別要求,其實,當期待落空,無論對人對己,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和痛苦。
約瑟的哥哥們因為約瑟常將他們的惡行報給父親知道,害他們被父親責備,心中已經很不悅了,現在看到父親又給約瑟做了一件彩衣,心裡更生氣了。兄姐!如果你有二個以上的孩子,請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好嗎?不要這個有,那個沒有,一定會引起世界大戰的。父母的偏心是孩子心中最大的痛,也是手足相爭最大的導火線。求上帝讓我們有智慧的心,以公平原則來對待每一個孩子。
約瑟忠心耿直的個性,以及父親對他特別的寵愛,已經夠讓哥哥們很不滿了,現在,又有一件事更加添哥哥們的憤怒,那就是約瑟的夢。約瑟做了兩個夢,這兩個夢和他以及他的家族的未來都有關係,顯示將來他必被高昇,遠超過家中所有的人。從後來這夢的應驗來看,顯然這是出於上帝的啟示。兄姐!我們的人生有夢嗎?一個有夢的人,心中充滿盼望,就好像前頭擺放了一個可見的目標,帶領著他朝著目標前進。牧師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很有成就,然而,有多少人肯為自己的夢付代價的呢?很多人的夢為什麼成為白日夢呢?因為貪圖安逸,只圖著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卻不肯爲夢想付出代價。兄姐!人生的夢想,如果沒有經過實際行動操練、磨練,夢想也只是永遠不可能實踐的空想、幻想而已。牧師要說,我們應該要有夢想,然而,你要願意為你人生的夢想付出代價,夢想越大,所要付出的代價也越高,並且,你人生的夢想必須與賜夢想的上帝結合,才不會讓夢想成為滿足一己的私慾。因為出於貪婪的夢想,絕不會帶給人真正的滿足和喜樂。
約瑟是一個與弟兄迥別的人,他的與眾不同在於他有夢。他的兄弟安於平凡,只想做個普通的牧羊人,但約瑟的夢讓他將自己的生命提升。得了夢的年輕約瑟,非常興奮,他一點也不隱藏心中的喜悅,歡歡喜喜地與最親的家人分享,想不到卻增添兄弟間的嫉妒和怨恨。個性坦率的約瑟,不知哥哥們的感受,用現今的話就是很『白目』,他完全不知道哥哥們對他的敵意,竟然一再告訴哥哥們他的夢,這是他的年輕,他的單純。兄姐!一般來說,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心性較單純,不會去思想人心的險惡。為人父母該怎麼保護心愛的孩子在這複雜險惡的環境中不受傷害呢?沒有其他方法,只有常常舉起禱告的手,將兒女交託在全能上帝手中,因為上帝比我們更知道孩子的將來,祂必定會保守。哥哥們對約瑟的恨意,並不是隱藏在內心,而是在言語中、行為上都有表現出來的。單純的約瑟毫無知覺,但身為父親的以色列,難道沒有發覺嗎?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家庭中的破口,總是不肯坦然面對,只想粉飾太平,圖個平安度日就好。但那骨肉之間的心結,作為家族領袖的父親不去化解,誰能處理呢?如果我們懼怕,不肯勇敢面對生命中的破口,牧師要說,那破口絕不會自動痊癒,只會將心撕裂得越來越痛,最後讓每一個人都受傷害。
以色列知道兒子們在示劍放羊,〈『示劍』位於希伯崙北面約六十英哩處,他的兒子們曾在那裏殺戮全城的人〉很是擔心,就差派約瑟去探望。為什麼叫約瑟去呢?難道沒有其他僕人可差遣了嗎?牧師認為,那時候的約瑟雖然年輕,卻是能讓父親放心的人,他應該很會做事、很有責任感的人,也就是:『你辦事,我放心』的人。所以,大家不要以為約瑟是個紈褲子弟,只會整天穿漂亮彩衣,四處打小報告。不是的!他的辦事能力不是去到埃及當奴隸才學的,而是從小就很有責任感,很順服,也很願意認真學習的人。果然,我們看見約瑟的忠心盡職,他在示劍找不到哥哥們,一直找到多坍去,為了要將父親的關懷之情送達給哥哥們知道。然而,那沒有經過處理的恨意和惱怒,就像危險的活火山,隨時都會爆發。哥哥們完全感受不到父親對他們的關愛和約瑟的善意,他們眼中只看見穿著彩衣的約瑟,竟然追到多坍來向他們炫燿。霎時,內心的妒火立即引爆。雖然聖經沒記載,相信約瑟一定被哥哥們修理得很慘,他們剝了他的彩衣,粗魯地丟進坑裡,做完這些殘忍的事之後,竟然還能坐下來吃飯,可見他們對約瑟是一點親情都沒有。最後,賣掉約瑟還算仁慈,不然是準備要殺掉的。
親愛的兄姐!這段經文其實有許多生命功課可以讓我們學習的。從前雅各用羊毛欺騙他的父親,如今他的兒子們用羊血欺騙他。從前以撒還知道雅各去了巴旦亞蘭拉班那裡,但如今雅各不知約瑟被賣去埃及,還以為他已經死亡,終日悲傷哭泣,無法得安慰。要記得,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人總要為過去所犯下的錯誤,付出昂貴的代價。然而,如果已經知道生命中有受傷的破口,如果不肯坦承面對,好好處理,那傷痕不會自動癒合,只會被感染裂痕越擴大。雖然約瑟得到父親極大的寵愛,然而,父親能保證約瑟的人生不遇到任何傷害痛苦嗎?我們當父母的,對孩子再多的愛,也無法照顧他一輩子,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要過,有他的困難要承當與面對,這些都是我們父母無法替代的。因此,如何幫助孩子作一個為自己人生負責任的人,如何幫助孩子在挫折失敗中逆轉勝,走出他人生一片天,這其實是父母的責任。約瑟成為一個與弟兄迥別的人,最大的關鍵在於他的信仰,下禮拜牧師繼續分享。
發表於2015/04/18 15:13
(10084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
(必填)
|
標題
|
(必填)
|
電子郵件
|
(不顯示)
|
個人網頁
|
|
內容
|
(必填)
|
驗證碼
|
|
|
看不清楚,換一張
|
|
|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