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彼得前書05章1-4節:領袖的態度
|
領袖的態度
彼得前書05章1-4節
林潔美牧師
2015/3/15 |
兄姐!大家平安!今日是台南神學院紀念主日,在此代表學院向大家請安,請兄姐繼續支持學院的事工,並為學院的需要關心代禱與奉獻。在此牧師要介紹兩位影響台南神學院很大的人,一個是外國人,一個是台灣人。台南神學院最早的創辦者是來自蘇格蘭的馬雅各醫生,在台灣基督長老的教會史中,馬雅各醫生被稱為「台灣宣教之父」,因為若沒有馬雅各醫生,就沒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雅各醫生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畢業於愛丁堡大學,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醫學博士,也是血癌方面的專家。1862年底,這位伯明罕醫院最卓越的醫生,為了回應上帝的呼召,毅然決然放棄故鄉優渥的生活環境、專業成功的前程,辭去伯明罕醫院醫生的職位,向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教委員會提出申請,欲成為派往台灣的海外醫療宣教師,當時他只有二十七歲,正值人生的黃金時代。
1863年夏天,年輕的馬雅各醫生辭別了未婚妻及親人,由杜嘉德牧師(Rev.Carstairs Douglas )陪同,自英國搭乘Polonaise號輪船,經過將近一百四十天的船上艱苦與不適,抵達中國上海,在上海停留未滿一個月,隨即前往廈門幫忙傳教事工,他很努力學習閩南語,為了去台灣宣教作周全準備。1865年5月28日馬雅各醫生和杜嘉德牧師及三位助手(吳文水、陳子路、黃嘉智),自廈門搭船抵達打狗(高雄)港,開始在南台灣的宣教事工。
聖靈感動這位熱心愛主的青年醫生,他用上帝的愛來愛台灣人,耶穌基督愛的福音要救台灣人的靈魂,精湛的醫術要幫助台灣人肉體的健康。原本,他以為自己會很受歡迎,想不到是苦難的開始。他們來到台南府城,在看西街租屋,開始醫療與傳道的工作,那間診所後來發展成今日的新樓醫院。當時清國政府受到西方列強軍事逼迫,台灣人普遍有仇外的心理,雖然基督教是帶著「愛與和平的福音」來台灣,卻很難與軍事干預、經濟侵略及不平等條約劃清界限,台灣人甚至認為基督教是挾著侵略者的優勢強行介入,因此對金頭髮、藍眼睛的外國人普遍存著很深的敵意。馬雅各醫生抱著很大的熱忱,要在台南醫療宣教,然而,對強調『男女授受不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的台灣人而言,西醫的診療方式、尤其是眼科或外科的治療,讓他們無法接受,於是「紅毛醫剜眼煉銀、剝心煉藥」的傳聞,四處流竄。鄉民信以為真,暴民四處擁來,情勢危急,設在台南看西街的診所,開業僅僅二十四天,馬雅各醫生就被迫匆促離開,回到有英國領事駐紮保護的旗津。然而,這個迫害並沒有打倒馬雅各醫生獻身之心,雖然缺乏同工,又受阻擾,導致福音事工停滯不前,但他深信,上帝有祂美好的旨意與帶領。
1866年馬雅各醫生持續在旗後醫療傳道,信徒人數漸漸增加到四十名,那年8月12日在旗後新的禮拜堂有四名信徒洗禮,他們分別是埠頭人陳齊、醫生助手陳清和、高長及陳圈,並舉行聖餐式,這是長老教會首次在台灣舉行的聖禮典。雖然在旗後與埠頭的醫療傳道事工大有進步,但馬雅各醫生念茲在茲卻仍是台南的宣教事工。當時馬雅各醫生一方面要照顧旗後醫館的經營,也要主持禮拜,並兼顧新分設的埠頭教會,可說是分身乏術,幸好有李庥牧師夫婦(Rev.Hugh Ritchie)自英國來台協助。因有感於培養本地宣教人才之需要,1869年馬雅各醫生在台南二老口醫館之禮拜堂開辦「傳道者速成班」。之後在台南及高雄旗後也成立「傳教者養成班」。1876年創辦「台南大學(神學校)」,就是台南神學院的前身。
再來要介紹的黃彰輝牧師,是台南神學院第一個台灣人院長,也是台灣本土化的神學家,他出生於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彰化,成長於國民黨政府戒嚴時期。黃彰輝牧師對於身為台灣人,卻『在自己土地上做次等國民』感受很深的『不甘願』。這種『不甘願』的心態讓他提出實況化神學的信仰反省,就是基督徒要明白上帝真正的心意,以積極、負責任,且富創造性的行動,用信仰來回應這個變化快速的社會環境。黃彰輝牧師認為,信仰就是幫助人活出上帝創造人真正美又尊貴的形象,按照上帝形象所創造的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和尊嚴也應該被每一個人所尊重。他說:『直到有一天,當作為上帝依其形象所創造之子民的台灣人民的自我認同和尊嚴被每一個人所尊重為止,而那一天正是島內和海外的台灣人所習慣通稱的『出頭天』,只有當那一天到來時,我的政治『呣甘願』才能真正除去。』為了幫助台灣人活出生命的尊嚴和價值,他致意經營最好的神學院,栽培最優秀的教會領袖,常常強調說,神學院的目的,在於養成傳道者,服務地域的教會和社區的人民,而建立整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親愛的兄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我們所追求的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就必定要付出代價,越是有價值,付出的代價也越昂貴。150年前,馬雅各醫生看台灣人的靈魂極其寶貴,他甘願將他人生最美麗的青壯年時期奉獻給台灣,雖然後來因為身體健康出問題而回去英國,但從來沒有忘記他所愛的台灣。67年前黃彰輝牧師在艱難的環境中為著台灣人出頭天而努力,他們為台灣帶來愛、信心和盼望。就像今天伉儷團契所唱的這首聖法蘭西斯和平的禱告:『 主啊!!使我作祢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祢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祢寬恕。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在絕望之處播下祢的盼望。在幽暗之處播下祢的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祢的歡愉。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 主啊 使我少為自己求,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今天,他們所撒愛的希望種子,已經開出美麗的花朵,今年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150周年紀念,願這個宣教的種子繼續在我們手中播撒出去,讓上帝的愛在台灣每個地方都開花結果。
今天,通過馬雅各醫生和黃彰輝牧師的故事,讓我們再來思想,屬靈領袖生命的養成,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領袖的態度。親愛的兄姐!我們常常聽見有句話說:『態度決定高度』,的確!我們的態度會決定我們的生命高度以及人生高度,我們希望站在越高點,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就要學習越加的謙卑,在各方面預備自己。所謂『滿瓶水不會響,半瓶水響叮噹』,今天上帝揀選我們,就是要我們活出不一樣的生命,是有上帝的愛在我們裏面的生命,是堅強勇敢的生命,是能夠祝福別人的生命。就像馬雅各醫生和黃彰輝牧師,活出上帝的愛和祝福,帶給台灣人美好尊貴的看見,能夠用上帝的眼光來看自己的生命和人生。
親愛的兄姐!不要忘記,基督徒是擁有上帝兒女寶貴身分的人,我們尊貴的使命就是彰顯上帝的榮耀,通過我們這個人的見證,人要看見我們所信的上帝是何其榮美的上帝。這就是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五章14 – 16節所說的:『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床底下,是放在燈檯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是的!我們是上帝放在這世間的光,也是上帝的見證者,通過我們,人會認識上帝。因為看重我們,所以別人會對我們提出高標準的要求,我們的生命會被挑戰,也會被考驗,但是,不要怕,因為這些挑戰都是要塑造我們,成為一個符合上帝形像,尊貴高尚的人。所以兄姐!雖然,我們的生命也有一些軟弱和限制,但是,為了要成為上帝所使用的人,我們就必須願意在各方面認真學習,接受磨練,因為只有在不斷的操練中,我們的生命境界才會不斷被拓展。
兄姐,一個最好的領袖是怎樣的領袖呢?是有榜樣的領袖,是有好榜樣能讓我們所牧養的對象學習模仿的領袖。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是耶穌的門徒彼得所寫的,他曾經很軟弱,在耶穌受逼迫之時因懼怕而三次不敢認主,但是,當主復活之後,祂來到彼得那裡,不是責備他,乃是用更加豐盛的愛充滿他。彼得曾經三次不認主,主耶穌也三次問他說,你愛我嗎?你愛餵養我的小羊。因此,彼得最清楚:愛主,就要餵養祂的小羊,用什麼來餵養,用上帝的愛來餵養。兄姐!牧養上帝的群羊容易嗎?很不容易!教養自己的小孩都很辛苦了,何況是要牧養上帝的群羊。這牧養至少包含三方面:1.餵養:教導上帝的話語,使靈命壯碩。2.帶領:走在上帝心意中,得平安滿足。3.關懷:扶持軟弱的,鼓勵灰心的,挽回迷失的,醫治受傷的。牧養上帝群羊的動機更重要,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世人搶著做領袖是為了錢財、為了權勢,然而上帝要我們做領袖是為了愛,為了服事,為了餵養祂的群羊。當我們這樣作的時候,就像馬雅各醫生和黃彰輝牧師一樣,在將來榮耀的日子,我們必得上帝所賞賜榮耀的冠冕。
發表於2015/03/21 11:25
(3900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
(必填)
|
標題
|
(必填)
|
電子郵件
|
(不顯示)
|
個人網頁
|
|
內容
|
(必填)
|
驗證碼
|
|
|
看不清楚,換一張
|
|
|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