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馬可福音10章17-27節:人生的終極價值
|
人生的終極價值
馬可福音10章17-27節
莊嘉信牧師
|
《本篇無講道錄音》
關於這位年輕財主的故事,聖經中馬太、馬可和路加三本福音書裡都有記戴。但是只有馬太福音說他是一個年青人(馬太福音十九章20節),路加福音說他是猶太人的領袖(路加福音十八章18節),然而,三本福音書都記戴說:他是一個很有錢的人。綜合三本福音書的資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財有勢的青年人來請教耶穌,為要解答他內心的迷惑。
這個青年財主的迷惑是什麼呢?讓我們聽他所問的問題,馬可福音十章17節:耶穌剛要上路,有一個人跑過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良善的老師,我該做甚麼才能夠得到永恆的生命呢?」原來困惑這個青年人的是:怎樣才能尋求到人生的終極價值--永生之道。
「年輕」的特徵是徬徨與迷惑。小時候,我們只會接受別人給予我們的知識,無論是父母說的、師長說的,或者書本寫的,我們大都會一股腦的接受,彷彿接受的是天經地義的真理。
但是,從青少年開始,我們就會對很多事情產生迷惑,忍不住發問:「是這樣嗎?為什麼呢?」我們內心產生的不滿足,促使我們不斷的去尋找答案。而我們也就是在不斷疑惑和解惑中,重新在規劃自己的生涯,藉著尋找來肯定並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首先會在許多青年人的內心裡產生質疑的第一個問題是:我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呢?
針對這個問題,古今中外許多哲學家所寫成的一本本厚厚的書藉或許可以滿足年輕人愛智的心,郤也有可能把我們的腦袋搞得頭昏腦脹的,內心依舊「霧煞煞」,甚至更加迷惑。
「徘徨少年時」的作者赫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有句話頗為踏實,值得我們深思
,他說:「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並非我的責任,但是,怎樣安排此生,郤是我的責任。」「怎樣安排此生」,就是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要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首先,必須要了解自己,繼而肯定自己,然後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一個能夠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實現自己的人,必定是一位善於安排自己人生的人,也是一個能對自己的成敗負責任,真正成熟的人。
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吳靜吉博士,曾經出版一本書,名為「青年的四個大夢」。文章中引用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李文遜(D.J.Levinson)的研究說:「人的青年時期(17歲至33歲之間)對其日後的發展影響很大。」吳博士說:「這個階段的年輕人,都有很多夢想,其中又以四個大夢影響最大。這四個大夢的形成,直接影響到他往後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四個大夢是:
一、尋求人生的價值。
二、尋求良師益友。
三、尋求終身的職業或事業。
四、愛的尋求。
探究福音書所記戴這位青年財主的迷惑:「我該做什麼,才能夠得到永恆的生命呢?」正是吳靜吉博士所提出青年(或人生)的第一個大夢:尋求人生的價值。
當一個人在追尋其人生的價值時,他就是在找尋其「生命的目標」或「生活的目標」。一個人唯有對自己的生命或生活有了確定的目標之後,才能對未定擬定計劃,勾劃出藍圖美景,而我們所擬定的人生目標也終將引導我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目前時下很多青年人,受了台灣社會功利主義的影響,而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在追求「名」、「利」、「權」、「錢」的方向上。事實上,名、利、權、錢並不是人的生命中最值得欣慕,也不是最具有價值或意義的東西。
讓我們再來看福音書中這位青年財主吧!他已經擁有了一般人汲汲營營想要追求的名、利、權、錢,但是這些郤無法帶給他滿足的快樂,反而讓他的內心有一種深深的空虛感。內心的空虛來自於該有的都有了,郤依舊覺得生命空洞、沒有價值和意義,讓他生活得很不快樂。這個青年人真是一個聰明人,他能夠發現並知道自己內心的空虛和欠缺。因此,他來找耶穌,勇敢的跪在耶穌的面前,把內在的空虛和不滿足全盤在耶穌面前具實說出。他問的問題是每一個有智慧愛智慧的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我該做什麼,才能夠得到永恆的生命呢?」也就是:要尋找人生的終極價值--永生之道,該如何做才能得著呢?
面對這個青年人智慧且熱切虛心的求教,主耶穌一針見血的指出,人生的終極價值是在於上帝的身上,因為,唯有上帝才具有永生之道。那麼人該如何做才能使上帝讓人也享有永恆的生命之道呢?主耶穌的第二個回答提供了具體的答案,即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竊;不可作假見証;不可欺詐;要孝敬父母。」(馬太福音十章19節)主耶穌所說的這些誡命都是人基本上就應該遵守的事,也是人對於他人應有的尊重和責任。
青年人回答:「這一切誡命我從小就都遵守了。」(馬可福音十章20節)他的意思是:我一生中從未曾做過傷害他人的事,而且,我對於父母也是很孝敬的。可以說,身為一個人基本上應該做與該遵守的事他都做了也都遵守了。如此的一位正人君子,為什麼他的內心依然感到空虛不快樂呢?
主耶穌終於點破了他內在的盲點:「你還缺少一件,去賣掉你所有的產業,把錢捐給窮人,你就會有財富積存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馬可福音十章21節)能夠將自己所有的一切毫不吝嗇的和他人分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為,願意如此做的動機必是出於強烈的憐憫和愛人如己的心,才會願意與人分享自己所有的。而能夠如此的人,其行為就像上帝一樣的高貴。
這個青年人,他不偷不搶,也從來不欺騙訛詐他人,他確實遵守了和他人之間應有的尊重和責任。但他所缺少的正是愛人和憐憫人的心。從當時的社會背景,我們知道貧窮是當時社會非常嚴重的問題,很多人處於挨餓欲絕的狀態中。這個青年人是一個有錢的人,若願意拿出自己豐盛的財富幫助窮人並與人分享,何嚐不是一件美事。
這個青年人之所以會感到空虛、不快樂的盲點,正因為他只想到自己,而未曾想到要幫助窮人或與人分享他的財物,因此,他所擁有的一切,不再成為能使他快樂的泉源,反倒變成沉重的負擔。在此,主耶穌給他二個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變賣自己所有的財產,與他人分享。
第二個挑戰是跟隨主耶穌,學習服事他人。
青年財主問耶穌:「我該做甚麼才能夠得到永恆的生命呢?」耶穌回答:除了不做傷害他人的事和應當孝敬父母之外,可以使一個人的生命產生真正的價值和意義的,就是願意與人分享和服事他人。
如何使人生有價值和意義呢?主耶穌說:如果你願意將自己身外之物拿出來和他人分享,如果你甘心將愛心散發出去學習服事他人。那麼,在愛的分享中,你的人生自然就充滿了價值和意義了。然而,青年財主郤做不到。「那個人一聽見這話,臉色變了,垂頭喪氣地走了,因為他很富有。」(馬可福音十章22節)
這個青年人被內在的空虛和不滿足所困惑,他熱切而且虔誠的跪在主耶穌的面前,請教耶穌永生之道,然而,當耶穌點破了他內心的盲點,指出他應該如何做的時候,他郤又無法照樣行。因為,他捨不得將豐富的財產拿出來與人分享,更別談要像耶穌一樣的不計勞苦用愛心來服事他人了。物質財富成為他追求永恆生命的最大絆腳石。
財主的難題給予我們一個值得深思反省的空間,如果這個青年人不是很富有的話,或許他會接受主耶穌的建議,與人分享他的財物,也或許願意謙卑的學習服事他人吧!再進一步的挑戰我們自己,如果我們也像他一樣擁有那麼多的財富和地位的時候,我們是否也願意與人分享,也甘心謙卑的用愛心服事他人呢?
看到這個青年人為了捨不得與人分享而拒絕永生之道,主耶穌內心十分的感慨。祂連續兩次的說:「有錢人成為上帝國的子民是多麼的難啊!」(馬可福音十章23、25節)為什麼有錢人成為上帝國的子民是多麼的難呢?為什麼財富會成為追求永恆生命的最大絆腳石呢?因為上帝所喜悅、所接納的,是一顆單純信靠仰望的心。在信靠上帝、依靠上帝中,犧牲奉獻在像上帝一樣充滿憐憫的愛心中,願意與人分享、服事他人。然而,當人有了豐富的財富之後,很容易將他的倚靠寄託在財富上,不再仰望信靠上帝了,而且,為了保全這份世俗的倚靠--財富,自然也很容易會封閉了憐憫、轉移愛人如己的心。
這個青年財主實在值得我們即將進入社會的青年人或已經有成就的社會人警惕。因為,在這個時代,要努力追求到像這位青年人所擁有的財富和地位,應該不困難。然而,當我們擁有了財富、名聲或地位之後,我們的心態又是如何呢?是封閉心靈,把自己完全寄託或倚靠在這些財富、名聲或地位上,不再仰望上帝,專心只顧著自己呢?還是不忘記上帝眷顧保守的恩手,廣開心靈之中,高貴的愛心,甘心樂意和他人分享自己所有的,也願意為了愛上帝,甘心謙卑的來服事他人,做為回饋上帝的眷顧保守呢?
願我們牢牢的記住主耶穌的建議,要得到永恆的生命,要使人生具有意義和價值,唯一
的途徑,就是與人分享、服事他人。
發表於2013/04/05 06:03
(12879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
(必填)
|
標題
|
(必填)
|
電子郵件
|
(不顯示)
|
個人網頁
|
|
內容
|
(必填)
|
驗證碼
|
|
|
看不清楚,換一張
|
|
|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