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打開四道門,凡人變英雄

打開四道門,凡人變英雄

轉載自網路流傳信件

郭台銘,靠態度提升競爭力的高度;嚴長壽,因失意開啟機會之門,功成名就前,他們都是平凡人,名人哪裡和你不同?

小人物,做平凡事,也可以有大出頭天的機會。成功的秘訣在於找到熱情、專心去做,永遠不怕重新學習,而且用不服輸的態度追求最好。台灣的幾位餐飲業的平凡英雄,他們能從幾十元的產品創造傲人成績,背後的關鍵不在技術,而在「我」——他們是為自己做,而不是為別人的期望、為社會訂定的成功標準而做。

就像英國潛能開發專家肯.羅賓森(Sir Ken Robinson)的長銷著作《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提到,每個人可以自問以下四個關鍵問題,讓自己找到人盡其才的方向。分別是:
一、天資——什麼是你真正力量所在?
二、熱情——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
三、態度——你讓際遇左右你生命,還是態度創造運氣?
四、機會——如何為熱情找到實踐管道?

尋找天資——那件叫人癡迷卻被遺忘的事
天資,並不是指聰明能力,作者羅賓森在書中提到,尋找天資的過程就像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雙向旅程,一方面試著回想自己的人生旅程裡,曾經被什麼吸引?有沒有曾經忘我的投入某件事情裡,後來卻因為種種原因,這件事情不再被重視,甚至被淡忘。

啟動熱情——達到歡喜做、甘願受的境界
羅賓森在書中提到,當你發現自己的天賦時,人的熱情就會被激發,會自然而然的要求自己反覆不斷操作這項天賦,在過程當中,身體不會感覺到疲累,不知不覺的,時間好像變短了,幾小時過去,你卻感覺不出來,那是因為熱情,讓精神進入了「神馳狀態」。

台灣知名紀錄片導演吳乙峰,二○○四年完成集集大地震(九二一地震)紀錄片《生命》,在該年以商業院線方式發行,票房破千萬,創下紀錄片紀錄,成為該年最轟動的電影事件,吳乙峰深入九二一地震災區長達五年,為了拍攝《生命》,他拒拍能賺進百萬元的連續劇;剛進災區拍攝時,他一頭深入災區陪著災民,蹲在一起找失蹤家屬,他在電影上映後接受媒體訪問創作熱情時提到,「要我去上班不要拍片,我三天就會自殺。」熱情的英文 enthusiasm,是從古老的希臘字「神」(theos)與「內心」(entos)結合,代表「內心的神靈」,說穿了就是一種生命信仰。因為熱情的人找的是價值。

因為信仰所以激發正面思考,在遭遇困境時,不是轉頭逃避或怨天尤人,反而像個勇士般,正面迎擊。也因為相信自己的價值,這樣的信仰,不容易隨著環境妥協,當別人困在工作、抱怨時,他能轉一個角度看待,並且相信自己,而非價格,「歡喜做,甘願受」。

熱情會形成你的態度,而態度決定高度,高度決定姿勢,姿勢決定氣勢,氣勢決定格局,格局又最終決定結局,正如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曾經說:「假使我們將自己比作泥土,那就真要成為別人踐踏的東西。」

修正態度——「做完了」不夠,要「做到最好」
《改變態度,改變人生》(Change Your Attitude)一書中作者Tom Bay & David MacPherson也引述類似觀點:「在最近總經理級人物(CEO)問卷調查中,有八○%的人承認,並非特殊才能使他們達到目前的地位。這些人當中沒有一個人在班上是名列前茅的,之所以能達到目前的地位就是憑藉態度。」

簡單說,態度就是不僅是「做完了」,而是「做到最好」。

改變面對事業的態度,放下別人的期望,專注做好一件事,讓銘珍的林文炳從一個被壓力壓到得恐慌症的老闆,變成帶領老店轉型的改革者。

「把簡單做到最好」的態度,讓阿默蛋糕的周正訓可以拒絕創業者面臨的誘惑,單單只賣最好吃的蛋糕,就能做成數億元的大生意。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有一次對內部業務人員的演講中要員工多去思考「如果」,正是對態度下的最好註腳。「如果妳只是接電話,告訴客戶不知道、沒辦法;如果妳只是開訂單,不聯絡、不追蹤,有問題不回報、不處理;如果妳只是打報表,不確定數字正確性;如果妳只是接電話,從未希望客戶有滿意的感覺、從未希望客戶多訂一些貨;如果妳只是認為自己是助理,從未想過自己一言一行代表業務、主管、老闆、公司。那麼,妳不夠格做一個稱職的助理,妳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取代。」

創造機會——期待別人主動,不如自己改變
找到自己的最佳態度,也可以改變藍領者在台灣的宿命,大漁迴轉壽司總經理江俊民,執著於日本職人的精神,不相信在最低階的位置或不被看好的生意上不能闖出一條路。不服輸與堅持品質,讓他變成大老闆的最愛。

讓只有高中學歷的嚴長壽從當年的小弟躋身到亞都麗緻酒店總裁。在自傳《總裁獅子心》中嚴長壽以自己的奮鬥經驗指出,「肯不肯付出、肯不肯學習、肯不肯接受鞭策」,是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態度,也是能否開啟機會之門的金鑰匙

從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傳達員當上總經理的嚴長壽,曾經面臨過職場上一個瓶頸。他在一場對台大畢業學生的演講中提到,當時他參加美國運通世界經理大會時,在會後餐敘上發現自己僅能與同事談公事,但其他像是文化、藝術、社會、運動、八卦新聞,沒有一個是他熟悉瞭解的題目。他覺得非常挫折,只能在一桌人之中,做一個沈默的個體。

嚴長壽一開始感覺自己因為種族被歧視排擠,但有一天他突然覺醒,發覺其實問題不在於其他人,真正的問題是自己。他瞭解到想要打入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環境時,怎麼能期待別人主動來瞭解,更重要的是要主動去瞭解他們,去認識他們的生活及文化,主動給別人一個機會來認識自己。因此下一次他參加會議時,不單單只準備業務計畫、財務報表,他私底下更努力瞭解美國社會的生活,瞭解當天的球賽狀況、當地的文化、生活、八卦消息。在一起吃的時候,他形容自己「突然發現我的耳朵都打開了」。

他甚至還準備了許多的笑話,每次冷場的時候,就講一個笑話,大家覺得這個人還滿好相處的,於是心結便打開了,第二年他當選了美國運通全世界十大傑出經理。

從一個完全沒有信心,覺得自己完全無法在這個環境生存的人,因為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態度,就看到了眼前的機會,將危機換成轉機。許多小人物成功的故事,背後訴說的,正是這個秘密。

 
本文章轉自《商業週刊》 製作人:孫秀惠 撰文者:蕭勝鴻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40215
 
************************************************************************** 
本文轉載自網路流傳信件,內容極佳值得分享給 會友。並無意侵犯著作權,若您是原作者,
不同意教會在此刊登煩請來信或
在留言版告知,我們會立刻刪除此文。謝謝!願 上帝祝福您。
This article is copied from internet circulating mail. Due to its excellent content, we intend to share with our sisters and brothers in the church. We do not intend to violate the copyrights. The author, if does not agree with such publishing, may notify us, either by sending us email or leave a message in our website, we shall remove the article immediately. Thank you and may God bless you.

發表於2010/12/12 16:01 (5490閱讀)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