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希伯來書11章08-12節:順服上帝的呼召

https://www.hpch.org.tw/photo/Photo.ashx?name=6f326026-ab48-44e3-8c7e-25a079c0873d.jpg&photos=971cf77c-1199-4221-b4de-e676c8eebe90&category=2a6ebc6e-47d3-481f-afd7-ebf4de96ff16&id=a88651a7-f37a-4687-a013-70559c978980



順服上帝的呼召                       

希伯來書11章8-12節
莊嘉信牧師

2024/7/7

兄姐!大家平安!新約聖經希伯來書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三章,新眼光讀經本的作者卻用27天的篇幅很詳細的介紹,可見這是一封非常重要的書信,因為它就像是一座橋,將活在舊約律法、禮儀的人引導到新約耶穌基督真理與恩典的信仰裡。

現在牧師來做希伯來書的簡介。希伯來書的作者是誰呢?書信中完全沒有提到,然而,通過書信內容,可知作者對舊約聖經非常熟悉,他將摩西律法,以及利未記中有關於祭司制度和獻祭條例、禮儀等等,完整詮釋並連結於上帝的救恩和應許。有這種深厚功力的人,在初代教會中並不多見,因此大多數聖經學者認為是對猶太教禮儀最孰悉的保羅所寫的。尤其書信中一再強調的主題:『義人必因信而生』,是保羅串連新舊約所領受的獨特啟示。***那麼,收信人是誰呢?是寫給早期有猶太教背景的基督徒,當時他們受到猶太教徒很大的逼迫,有回到舊有猶太教信仰的危機,作者為堅固他們的信心,特定寫這封書信向他們指出耶穌基督是貫通新舊約,來自上帝最完整的啟示。

本書信命名為《希伯來書》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希伯來”原文的意思是“過河”,這是古代外邦人稱呼猶太人的名稱,他們的先祖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當初是從米所波大米那邊,渡過伯拉大河(幼發拉底河),來到迦南地這邊來,因此稱他們為渡何的人,就是希伯來人。***按屬靈的意義來說,這一卷書名,可謂名實相稱,因為書信中的含意,是順著真理生命的河流,由舊約律法條例制度,而渡到新約恩典自由的信仰道路,引領信徒一路進入天上永久的榮耀,得享真正的安息。

本書著作的時間和地點,由書中可以看出,是在耶路撒冷聖殿沒有被毀以前寫的(來九25;十三11—13),那時聖殿中禮拜的禮節,還是照常進行。耶路撒冷的聖殿是在主後七○年,被羅馬提多將軍所殿滅,可知本書是著於聖城被毀之前。當時提摩太尚在作者身邊,因此推測大約是在主後67-68年之間,從義大利羅馬發出的(來十三24)。

希伯來書強調三方面:1.耶穌是上帝獨生愛子;祂忍受一切苦難,始終順服上帝的旨意。祂的地位高過舊約的眾先知,也比天使和摩西更高。2.耶穌是上帝所立永遠的祭司,祂的職分高過舊約的中祭司。祂在天上的聖所獻上的祭,遠遠超過猶太教禮儀的牲祭 。3.耶穌是道成肉身降世為人,祂現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從罪惡、恐懼、死亡中被拯救出來。作者勸勉信徒要堅守信仰,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程中的耶穌。

這封書信所闡明的真理,也正是今日教會所需要的。和當時的希伯來信徒一樣,今日的教會也正面對著很大的屬靈危機:雖然,我們並不像初代教會的信徒,在信仰上遭受各種逼迫;相反的,面對豐盛物質的享受,以及多元化社會所要求的更多自由和寬容,這世界正以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在麻痺基督徒屬靈的敏感度,讓我們放寬聖經上對罪的標準。許多基督徒更是陷入極度考驗人性的誘惑中,導致信心冷淡灰心、軟弱退後,甚至有人跌倒,轉去隨從各樣的異端。我們真需要從本書的信息,得到鼓勵,存心忍耐,同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因此,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仍然能持守對上帝的信心,就像主耶穌留給我們的榜樣,正是本書信所要強調的。

親愛的兄姐!信心,從信仰的角度來看,就是對上帝的信靠。然而,這個信靠是包含無論順境、逆境,都願意信靠,這是需要伴隨著長久忍耐的信靠。有個姊妹告訴牧師說:『自從信主後,我一直都很積極參加聚會、傳福音、扶持軟弱的弟兄姊妹,受多少苦也從不間斷。我甘願撇棄肉體的享受,熱心事奉主,我認為自己是愛主、是忠心於主的人,是很有信心的人。可是,當我和家人遇到病痛折磨,禱告很長一段時間也没有好轉時,我就對上帝灰心失望了,忍不住埋怨上帝怎麽不保守我和家人?這讓我看到,自己對上帝其實根本没有真實的信心,我的信心只是建立在家庭平安、肉體没病没災的基礎上,一旦有不合己意的事臨到,我的真實身量就暴露出來了。這時,我才看到自己對上帝的信心真是小得可憐啊!實在是没有可誇口的地方。再看看身邊的弟兄姊妹,很多也是如此。有的弟兄姊妹當面臨找工作或處理其他棘手的問題時,一開始還能禱告,求主給開新路,可是,當工作一直没有着落,或問題始終没得到解决時,心裏就埋怨主,甚至對主灰心、失望,開始依靠身邊有權有勢的朋友,或憑自己的頭腦去做;還有的弟兄姊妹蒙主祝福時積極參與教會的一切事工,可當家裏發生重大變故或生意失敗時,就活在了對主的誤解、埋怨中,甚至離上帝而去;等等。』

兄姐!請問,有時你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困擾和懷疑呢?其實,不只是你我在碰到困境時會產生疑惑,許多信靠上帝的信心偉人在面對生命的困境時,同樣也會產生疑惑,甚至也作出錯誤選擇,讓上帝蒙羞,傷害他人的可惡事件。比如:信心之父的亞伯拉罕,曾在信心瓶頸時,做出『賣某作大舅』的事,而且還兩次呢!被稱為上帝所喜悅的大衛王,在事業最成功、最榮耀之時,竟然犯下姦淫、做出奪人妻、殺人夫的惡事。這些曾經徬徨、迷失、甚至走錯路的人,他們還值得我們尊敬嗎?然而,他們是如何走出對自我的迷惑、扭轉錯誤人生,修正道路,邁向信心的得勝呢?
           
今天,新眼光讀經本的經文,希伯來書十一章8-12節,就提到了亞伯拉罕的信心。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但其實他並不是一開始就很有信心的,而是通過一次又一次,在困境中學習耐心地依靠上帝。兄姊,當我們依靠上帝時,所遇到的挫折就會成為滋養生命的養分,磨練我們更上一層樓的能力和品格。只要願意堅持忍耐,一步一腳印,盡心盡本份,完成所交託的使命,就必定能夠走出寬闊的生命道路。詩篇119篇105節說:上帝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確實如此!上帝給我們的,不是遠距燈,而是腳前燈;我們不需要思慮太長久的未來,過多煩惱自己無法掌控的人事物,只要走好目前腳下的每一步路,過好當下的每一天生活,讓上帝給我們的每一天,都是健康、富足、充實又豐盛的。這樣的生命就是具有寶貴價值的生命,這樣的人生就是不會後悔、極有意義的人生。要記得,人生不是短跑衝刺,而是一條馬拉松賽程,我們不但要跑得好,也要跑得遠,留下信心的腳蹤,才不枉來此一遭。

現在,我們從亞伯拉罕的經歷來學習信心如何成長的功課吧!希伯來書十一章8節:『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這段經文很有意思,亞伯拉罕想要得到一個子孫可以代代相傳的產業;但是,他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這兩句好像前後矛盾,既然是往某地方而去,怎麼會不知往哪裏去呢?不過,牧師相信我們大部分的兄姊是能夠明白的!因為大多數兄姊是從中南部上來打拼的。當初你們會來到板橋工作、買房、定居,豈不是因為相信板橋這地區一定會有發展?牧師還記得柯長老說:他從屏東來到北部時,身上只帶著媽媽給的1000元,這1000元讓他在北部成家立業,在板橋有房、有公司、工廠,還有了三孫三代。先有信心,再有行動;沒有信心,絕對不會有行動。

亞伯拉罕的信心從那裏來?從對上帝的應許來!兄姊!你要相信上帝的應許,這是你信心的起步。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1節記載說:『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這句經文非常重要,兄姊務必要牢牢記住。我們的上帝是愛的上帝,是賜平安的上帝,是樂意賜百般福氣的上帝。所以,我們不需要過多的擔心煩惱、恐懼擔憂地過日子,緊緊抓住上帝應許,你就會有信心、喜樂度日,不管明天會遇遇何事,不管前面是順境逆境,都要相信,上帝一定會保守你平安無事。憑著這樣的信心,大膽去走你應該走的人生路吧!
          
兄姊!亞伯拉罕自己沒有一定要怎樣,他只抓住一個大方向,就是往上帝所應許之地去。那地在那裏呢?他不知道!因此,只能完全依靠上帝的同在和引導,這便時刻需要運用信心來仰望上帝了。每一次的選擇,都是信心的仰望和依靠,信心的功課沒有畢業的時候,從頭一次的相信開始,從年輕到年老,這一生,我們都必須繼續不斷地信靠上帝,直到見主面。啟示錄一章8節:主說:我是阿拉法,又是俄梅戛。阿拉法是英文字母的A,俄梅戛是英文字母的Z,頭一個是祂,最後一個也是祂,中間的字母也都是祂;我們這一生,一路都由祂來帶領,信靠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請問,你對明天擔憂嗎?務必相信,一生一是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們若甘願順服,必有夠用恩典,讓你有信心可以走過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
 
希伯來書十一章9節:『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篷,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應許之地”是指迦南地,是上帝應許賜給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的;“作客”指暫時旅居者;好像最近很流行露營搭帳棚,這個帳棚再豪華,也只是短暫居住,不是永遠的家。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他們都住在帳棚裏,他們是遊牧民族,必須四處遷移,那裏有草有水可以讓牛羊吃,就遷往那裏去。好像現在人一樣,那裏有工作,那裏有錢賺,就往那裏去。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有很好的理財觀念,又願意努力工作,好好賺錢,一輩子買個兩三間房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記住!這世界並非我們的家,我們都是在這世界作客的人,總有一天要回歸天家。就像租房子一樣,請問,租客會把房子裝潢得很漂亮嗎?一旦房東要收回,再多的裝潢都是白費的。同樣的,我們千萬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於短暫的地面事物,那些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我們應該更多思念上面的事,就是將來靈魂的住家。這個世間最多讓你住個百餘年左右,我們都還花那麼多心思在籌備怎樣過得更好,那麼,對於將來要去的永恆住家呢?我們又花多少心思在做準備呢?上禮拜蔡長老提醒我們,不要只顧看得見的、短暫的事物,更要顧念那看不見的、永恆的事物。因為,我們都是同蒙一個應許的人,雖然都各自過居住帳棚的生活,但是,因為擁有上帝的應許,就更要用信心去回應、並經歷上帝美好的應許。求上帝幫助!讓我們這一生都能憑著信心來回應上帝的呼召,讓上帝的應許在我們身上實踐,因為上帝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裏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林後一20)。
          
希伯來書十一章10節:『 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信心的生活,乃是等候上帝的生活;上帝不動,我們就不動;上帝動了,我們才動,這叫作信心。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遠超過我們所經營所建造的;因此無論是個人生命的更新改造,或是教會的建造,都應當讓上帝來作。

希伯來書十一章11-12節:『因著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是可信的。 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亞伯拉罕雖然在地面生活,卻看見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那更美的城,那是不能朽壞的;他也相信上帝所應許的:他的後裔要成為大國,儘管那時他年紀已經老邁了、卻連一個兒子都沒有,他自己和妻子撒拉都已經過了生育的歲數了;這在人來講已經是不可能的景況了,但是他的信心卻不因此而稍減。一直到一百歲了,他才真正得了以撒作為後裔,
 
兄姊!在這其間,亞伯拉罕有失去對上帝的信心嗎?牧師認為一定也有信心軟弱的時候,他甚至因此聽了妻子撒拉的話,娶了埃及女僕夏甲,生了以實瑪利。但是,真實的信心是:即使軟弱,仍然相信上帝!沒有一生都不犯錯的人,也沒有信心一直都很堅強的人。如果真有這樣的人,他會變得很驕傲。但是,我們可以在錯誤中認識到自己的軟弱,更加堅定地回轉歸向上帝。求上帝幫助我們,無論任何環境,都要有耐心,堅定的信靠。

親愛的兄姐!不管你信主多久,信心是我們每時每刻每天,一生都要學習的功課。人生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走自己的路,千迴百轉都有數不盡的變數、擔憂和煩惱。走上帝的路很簡單,只要順服上帝的呼召,走在合祂心意的道路上。你無需與人爭,上帝必為你開路,因為祂的心意,就是要祝福順服祂旨意的人。

發表於2024/07/10 16:38 (856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必填)
標題 (必填)
電子郵件
(不顯示)  
個人網頁  
內容 (必填) 
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一張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