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06章01-09節:為主作盡職的父母
 |
為主作盡職的父母
以弗所書06章01-09節
莊嘉信牧師
2020/8/9 |
兄姐!大家平安!有人這樣說:『父親,男人最溫柔的名字』;雖然已經晚了一天,牧師還是要祝福在座的每一位父親:爸爸節快樂!箴言十四章26節說:『敬畏耶和華的,大有依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牧師相信每一個做父親的,都期許自己有一副像山一樣的堅硬肩膀,好成為兒女的依靠;正因我們的責任是如此重大,因此,每一個做父親的,都應該存著謙卑敬畏耶和華的心,以耶和華上帝為自己最大的依靠,這樣,當我們的兒女在面對人生最強勢的暴風雨時,也會懂得來尋找耶和華的幫助,因為積極正面的信仰,才是我們最堅固的避難所,不但要幫助我們找到人生最寶貴的價值,更要帶領我們活出生命最真實、美好的意義。
大家知道,從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新北市有個「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嗎?這個專案的重點,在於防制青少年被誘惑去接觸毒品或遭色情行業的利用。因為放暑假不需去上課,時間太多太閒了,大多數的父母又要忙於工作,也沒多餘時間陪伴孩子,或為他們安排優質的學習課程,只能放羊吃草,因此,有些青少年就很容易被壞朋友誘惑去接觸毒品,或被色情行業利用,或暑期打工被詐騙等等。因此這個專案的宣導,就是盼望在暑假期間,能提供青少年健康、安全的活動空間。
這些年來,因為少子化的關係,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我們當父母的拼命工作,難道不是想要滿足孩子的需求嗎?難道不是期盼能夠提供孩子一個優質的成長環境嗎?但是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了,青少年犯罪的問題卻也是越來越讓人擔憂。到底父母該怎麼做,才能摸到兒女的心,讓他們認同我們的關懷呢?今日,牧師要就聖經的觀點,來和大家共同分享,怎樣「為主作盡職的父母」!
自己家裡的青少年,有吸毒、介入幫派、色情或是暴力等等犯罪問題,很多家長乍聽之下都無法接受,因為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乖巧聽話的好孩子,怎麼可能會做出這種事呢?牧師輔導過的個案中,就有一個在學校功課很好,聽話,是父母眼中非常乖巧的孩子,想不到晚上經常偷溜出去玩,結交了一些會吸毒的朋友,也被誘惑去吸食毒品,直到被警方通知,他的父母完全無法接受、不相信自己的寶貝,已經遊走在法律邊緣的事實。到底是這些做父母的過於疏忽,不關心或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作息時間呢?還是「變色龍」的青少年太會偽裝,巧妙的掩飾,叫父母也無法掌握其行蹤。
我們都曾經年輕過,也知道,青少年時期精力特別旺盛,好奇,喜歡刺激,會想要嘗試各種新的事物,挑戰自己的極限,也很容易為了出風頭而盲目的逞強,再加上現代化的商業社會,求新求快求變,誘惑也特別的多。那些喜歡結交朋友的青少年,很容易成群結黨的出去尋找刺激、快樂,來發洩年輕過於旺盛的情緒和精力。再加上,現在的中小學課程,其內容太深又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盲點,卻又尋無溝通管道,升學壓力和競爭的激烈,造成很多青少年產生極大的反感、苦悶、壓力和煩惱。這些外在環境的壓力我們都知道;然而,做為父母的,我們還是必須再次反省:我是否已經做了盡職的父母呢?特別是對我們有信仰的人來說:我是否已經為主做了盡職的父母呢?
或許,我們會想:我當然是一個盡職的父母,每天我都像鬧鐘一樣,從早到晚不忘提醒孩子的功課表:「現在幾點鐘了,要趕快做什麼!」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我盡量讓他參加各種才藝班、補習班。而且,為了擔憂孩子的安全,還不辭勞苦的每天接送上下學!為了讓孩子享有最好的吃、穿、住和學習環境,拼命努力賺錢,想要為孩子提供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生活環境。像我這麼努力的在做,怎麼還不是盡職的父母呢?
不錯,上述父母的類型,可以說已是一位盡職的父母,但郤不是一位在主裡真正盡職的父母,因為他們提供孩子的,可以說是重要,但郤不是真正非常重要的東西。那麼,真正非常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信仰,是一個能讓孩子的生命有意義,生活有方向有目標的信仰。信仰就好像是生命的羅盤,人生的指南針。缺乏了信仰,在危機四伏的都市叢林裡,我們的孩子縱使擁有最優良的裝備,郤也有可能迷失或跌落在各種充滿誘惑的網羅陷阱裡,尋不著正確的方向。反之,有了信仰,雖然裝備不一定很好,或是路面鋪滿了荊棘,孩子郤也一定能夠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保護者—耶和華上帝的引導帶領,一步一腳印,漸漸走出自己的世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那麼,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信仰呢?從今天的聖經節以弗所書6章1-9節裡,牧師要和大家分享幾點:一、做個讓子女願意聽從的父母。二、做個陪伴子女成長的父母。三、教導子女甘心事奉人。四、教導子女樂意善待人。
一、做個讓子女願意聽從的父母
常常聽到父母傷心的埋怨是:我有嘴講到無涎,這個孩子還是不理不釆的,根本就沒有在聽。子女不肯聽從父母的話,這讓做父母的很生氣、很傷腦筋,內心也很難過。從心理學的觀點,我們知道,青少年時期,正是逐漸成長的孩子,在探索、尋找自我的時期,他自己其實也很迷惑,因為要『長大』不想當媽寶、靠爸,就必須學習有自己的想法、意見和判斷能力,為了勇敢表達出自己,難免叛逆性特別強,有時是為反對而反對,喜歡在各方面都和大人唱反調想要走出傳統,另創新的格局。這個過程,其實我們年輕時也走過,但現在的年輕人因為有特別多樣多元的選擇性,反而心裡的迷惑特別深,特別掙扎;因此,父母除了寬容和包容之外,必須付出加倍的愛心和耐心來引導他。但是,榜樣很重要。年輕人最需要的,不是你嘴巴說什麼,而是你的行動是什麼。我們年長的是否有真正的好榜樣可以讓年情人學習呢?因此,父母必須反省的是:我是否在各方面都作子女的好榜樣呢?有個故事說道:螃蟹媽媽對小螃蟹說:「孩子,你們走路的樣子很難看,不要橫著走,要直走才好看啊!」小螃蟹試了幾次,媽媽都不滿意,於是要求媽媽示範一次,看了媽媽的示範,小螃蟹笑著說:「媽媽,你也和我們一樣橫著走啊!」
以弗所書6章1節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當父母希望子女能夠聽從自己,首先我們自己也必須聽從順服在天上的父。俗語說:子女是看著父母的背影在學習的。如果,我們「說」是一套,「做」是另一套,怎期待子女願意聽從呢?在這個充滿各種誘惑的時代,我們基督徒父母的言行舉止都要謹慎小心,我們走在上帝的道路上,不偏左不偏右,求上帝幫助,讓我們的行為能成為子女美好的榜樣。
二、做個陪伴子女成長的父母
現在的孩子缺乏的,其實不是豐富的物質生活,也不是多釆多姿的才藝班,而是優質的陪伴、觸摸心靈的片刻享受。如果父母不必忙著將他們送去安親班、才藝班,而是能夠安靜片刻,仔細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是滋潤孩子心靈充實滿足,很重要的營養素。
成長中的孩子,他們的心尤其纖細而敏感的,他們雖然小,郤已是上帝所創造一個獨特且完整的人,具有自由意志,有思想,有意見,當然也具有反抗叛逆性。他們希望父母能設身處地關懷他們的情緒,適時給予需要的溫暖和關心,但他們也渴望擁有自由的空間,不要父母過於限制他們(管太緊)。因此,父母在鬆與放,拿捏之間的分寸就是在考驗我們的智慧。
每位做父母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寶貝在成長中受到任何一點點的傷害,因此,我們會出於關懷的愛心,時常糾正他們的行為。但是孩子的心中也許就認為:無論我做什麼,爸媽總是不滿意,一直在批評、指責,就算我認真的做,盡力做到很好,他們也以為是別人替我做的,不信任我。父母對孩子過份嚴格要求,或是對孩子的不信任,會讓成長中的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有個實例:有個孩子考了二科100分,一科90分,他父親非常生氣,狠狠的打了他一頓,問說:那10分那裏去了?兄姊!聖經上說:「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6章4節),我們當父母的千萬不要在生氣、或自己有情緒的時候去管教孩子,這會讓孩子驚怕不知該怎麼辦,他會學習看你的臉色說話做事。惹兒女的氣,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心情和情緒去管教孩子,但我們的想法難道都是對的嗎?我們的心情和情緒都是穩定的嗎?聖經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不是照自己的,是照上帝的。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行為舉止有無偏差,細心的父母總會觀察出來。我們遵照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信任他們的判斷和作法,只要不偏離聖經的教導與原則,就可以陪伴他們度過這段他們徬徨不安、苦澀的成長期。
三、教導子女甘心事奉人
天下父母心,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父母的期待如果超過子女所能承受的太多了,無形中就會給予他們相當大的壓力和挫折感。
其實,這是觀念上的差別。社會上一般人都以為「成功」的人生就是做大官、賺大錢。然而,在上帝眼中,真正的成功郤是願意分享、願意奉獻出自己,服務於有需要的人群中。因此,不論孩子將來會從事那一種行業,我們都應該勉勵子女要有好的心態、因為態度決定高度,好的態度讓人生有積極的動力。教導孩子以謹慎勤勞的態度來做事,教導他們學習耶穌基督甘心服事人的心志和精神。如果孩子肯吃苦,在服事人當中可以學習人際關係中的進退應對以及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將來必定是社會有用的人才。聖經上說:「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上帝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以弗所書6章6-7節)能用這樣的心志,從事工作,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相信必能得著上帝的稱讚,也看見生命最美的價值。
四、教導子女樂意善待人
每個人都有做主人或成為團體中領袖人物的機會,影響的範圍,小至一個家庭,大到所參與的社團、協會中,乃至擴展到整個社會、國家。我們的孩子有可能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領導人物,因此,我們應當培養他們有做領袖的修養,最重要的就是寛宏的器量、能夠善待人、體貼人,處處能夠設身處地的替人著想。我們看見越是成熟飽滿的麥穗,它的頭低得越低。
因此,我們應該趁孩子年幼時,教導他們心存憐憫謙遜,樂意善待人。當他們日後成為領袖,擁有了影響力,也擁有了權勢、地位之後,不會驕傲自高,以此來威脅比他弱勢的人,乃是心存謙卑憐憫,成為上帝祝福的管道,因為上帝的心意就是要我們成為眾人的祝福。聖經上明白的說:因為我們知道,「同有一位主在天上,祂並不偏待人。」(以弗所書6章9節)
親愛的兄姊,牧師常常覺得要做好父母的角色,尤其是子女心目中的好父母,實在很不容易。需要有圓熟的智慧,寛厚的心胸,以及永不止息的愛心,這些都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們靠著自己做不到,就要懂得謙卑,懂得向上帝求幫助,我們要向上帝祈求更多的智慧、愛心、耐心;當了父母之後,會更懂得上帝的心,也更明白自己的軟弱和欠缺,需要主的幫助扶持。然而,感謝上帝,藉著陪伴孩子成長的這段過程中,我們自己也在不斷的學習成長,同時也尋找到自己從小在原生家庭中,和父母相處時失落的心靈拼圖,變得更懂得父母的心。養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長,會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成熟更完全更完整。求上帝幫助我們,當我們好好享受這段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生命必將從黯淡中看到希望,從軟弱中學習堅強。因為在信仰中我們更體驗到,原來上帝看待我們也正如我們對待子女的愛一樣。藉著孩子,我們同時也學習、操練自己在各方面的德行更像上帝。
發表於2020/08/13 10:07
(3021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
(必填)
|
標題
|
(必填)
|
電子郵件
|
(不顯示)
|
個人網頁
|
|
內容
|
(必填)
|
驗證碼
|
|
|
看不清楚,換一張
|
|
|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