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第十五章》林潔美牧師
1.『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十五章1節
我們口中的言語,是心裡意念的表達;而,我們的意念,是會牽動情緒的喜怒哀樂。能夠『回答柔和』,表示心是平靜安穩的,心越穩定,越能不受感情的影響,也越能運用理智思考、過濾口中的話語,有智慧地說出心中真正想要表達的意念,達成雙贏的溝通與了解。即使對方含有惡意,也無法激起怒氣,柔和的回答,使紛爭很快地平息。因為一個銅板打不響嘛!而,『言語暴戾』的人,首先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旦心受情緒牽引,就很容易焦躁不安。心受情緒影響,理智就使不上力了。因為心激動,理智就無法思想,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理智無法判斷了,以致一開口就說出傷人心的話語。如果對方也同樣心處在不平靜的狀態中,那麼,雙方立刻爆發嚴重衝突。
撒母耳記上二十五章,記載了拿八和亞比該。當大衛為了逃避掃羅王的追殺,躲藏在巴蘭的曠野時,在收割的季節,向當地的大富戶拿八要求拿一些食物來回饋他們,因為他們也出過力保護他的牛羊財產。不料拿八卻用粗暴的言語羞辱大衛,以致大衛大怒,要將凡屬拿八的男丁都殺掉。拿八完全不知,他隨口所說的混話,要為他帶來滅家之禍了,還大擺宴席吃喝快樂。拿八的妻子亞比該是個有智慧的婦人,一聽到僕人的報告,馬上知道大禍臨頭了,她立刻準備豐富的食物當禮物,在半路以迎接王的規格來迎接大衛,用柔和謙卑的智慧話語消了大衛的怒氣,保住全家平安。一句話能引起殺機,一句話能保住平安,說語的藝術實在太重要了!求主幫助我們善用舌頭!
2.『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箴言十五章2節
我們口中的話語,能把心中所存的,無論是智慧,或是愚昧,通通表達出來,因為心裡所想的,口裡就會說出來。良善的人說出良善的話,暴戾的人說出暴戾的話;有愛心的人說出憐憫的話,心存惡意的人說出傷人的話。什麼樣的人說出什麼樣的話,幾乎和內在的心性品格是息息相關的。有些人看起來並不壞,但說出來的話,卻是負面消極、銳利、易傷人,這很可能是因為曾被他人用言語嚴重傷害過,他的心是受傷的,以致不自覺也用同樣的言語來傷害別人。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曾經被他人用言語暴力傷害過,但我們不要以暴制暴,而是要選擇來到上帝的施恩寶座前求憐憫,得赦免,好讓我們受傷的心能修復,心注目於主耶穌的愛,情緒就不易受他人話語影響。越親近上帝,心越能平靜安穩,越能以恩慈待人,以柔和回答。
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意思是:有智慧的人能夠很有技巧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傳授出去,說給人聽,讓聽見的人也能增長智慧。上帝是智慧和知識的源頭,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智慧人敬畏上帝,願意用上帝的話來塑造自己的生命品格,並且按照上帝的話而活,因此成為越有智慧的人。但愚昧人遠離上帝,依靠自己的聰明,按照自己的意思過自私自利的生活。其實,愚昧人並不缺少知識,只是當人不敬畏上帝,就會生出驕傲的愚昧心,他們的知識越多,越會傳遞出負面錯誤的價值觀,將人帶向毫無希望的絕路上。
3.『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箴言十五章3節
「鑒察」:這詞多用在描寫哨兵站在高臺上偵察敵軍的一舉一動。我們的上帝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的上帝,所有人的意念和行為,在祂面前都是一覽無遺的,這對那行惡的有嚴厲警戒,對行義的善人有莫大的撫慰。不要以為上帝日理萬機,沒有時間理會你的祈禱、你的行為;創造我們的上帝之眼目是無處不在,祂鑒察我們的意念,一言一行祂都知道。我們的言行或許能夠欺騙人的眼目,卻欺騙不了全知全能的上帝,我們究竟是真誠的敬畏者?還是批著羊皮的狼?或是假冒偽善的法利賽人,祂全都知道。上帝容許惡人善人、稗子麥子一起成長,是有祂良善的美意。但,稗子不可能變成麥子,因本質完全不同;但惡人是有可能變成善人的,因人裡頭有上帝的靈。上帝在時間中等待著惡人能回歸轉向祂。然而,時候到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所言所行,無論善惡,都要受公義的審判。
4.『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箴言十五章4節
生命樹的果實是為別人而結的,樹本身並不會吃到自己的果實,但卻是可以幫助人的。生命樹所結出的果實是會滋潤饑餓乾渴的靈,醫治破碎受傷的心,使吃的人得著力氣,恢復信心,增添勇氣。這是多麼寶貴的果效啊!溫良的舌頭所說出的每一句話,就是像生命樹一般,這麼能夠滋潤、餵飽、滿足、醫治、安慰、鼓勵、激發、振奮人心,使人重新振作起來 ,活出強而有力的生命。
乖謬的嘴就是詭詐歪曲的口舌。從這種嘴裡所說出的話,就是消極、負面、批評、論斷、謊言、挑撥是非、扭曲真相事實等等,讓聽者如同被百刀凌遲,卻驗不到傷痕。肉體的受傷容易復原,但,乖謬的舌所造成的傷痕會長久存在人的心中,使受害人痛苦許多年,擾亂人的心靈,折磨人的精神,消耗人的精力和體力,也大大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言語具有強大的能量,能使人生,也能使人活。八仙塵爆中許多受重傷的人,因著家屬及社會大眾不斷的鼓勵,產生堅強的意志力,選擇勇敢的活下去。而,最近的一則社會新聞,一對小情侶不勘班導師在言語上的凌辱,一起跳樓自殺。求上帝幫助我們,讓我們的舌頭是要幫助、造就、鼓勵人的,而不是去傷害、逼迫、踐踏人的。
5.『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箴言十五章5節
有位老牧者對這節經文的詮釋深得我心,再也想不出更好的了,在此節錄分享:『家庭需要對孩子有紀律的操練,因孩子生下來就帶著罪性、反叛性,所謂學壞容易學好難,因此不能放任孩子自由發展,需要在六歲之前,就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品格教養,這是需要用紀律來操練的。有一個對現代社會很有觀察力的作家說:「家庭是最基本的管治單位,家庭是社會的縮影,人所依附的第一社群,亦是人學習順服權柄的第一關,家庭防線失手,整個社會也隨之而崩潰。」
幫助孩子作有紀律的操練是父母的責任,經文提到父親,因父親是一家之主,母親與父親配合,一齊做好對兒女紀律的操練,上帝將操練兒女的責任加給父母,父母領受了代表上帝的權柄要管教兒女。父母不能任憑自己的心意和情緒管教兒女,乃是要根據上帝的原則,用愛用真理教導他們;並且父母親自己要以身教甚過言教,才能得到兒女的尊重。
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因此,家庭紀律的操練不但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兒女的責任,兒女有責任好好接受父母的管教。若是藐視管教,咒罵父母的,就是犯了嚴重的罪,因為不服權柄,所藐視的就是賜下權柄的上帝。然而,兒女為什麼不接受父母的管教呢?探討有幾方面原因:
(1)很多年青人覺得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看不起父母。或許,父母的教育程度可能不及子女高,但在做人做事的知識方面,以及關於上帝真理的知識,父母絕對有資格管教子女。
(2)年青人覺得時代不同了,覺得父母的思想已經落伍了,然而,上帝的真理原則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這是年輕人應當知道的。
(3)年青人看見自己的父母,也好不到那裡去,覺得他們說一套做一套,也沒有根據聖經的原則過生活。若然認為父母犯錯就不聽從父母的話,那麼連聖經都不要看了,因為一些寫聖經的人,例如大衛、摩西、保羅也都犯過罪,所以,認為父母不夠完美就不順從,這是錯誤的觀念。年青人在家不懂得順服,反叛父母,在學校也不會順服,反叛老師,進到社會就會反叛上司、政府,這是必然的事情。』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上帝賜下不同的權柄來管教我們,是要教導我們學會該學的生命功課,若不服從權柄,就學不會功課;但領受權柄的,千萬不要任憑自己的心意和情緒,隨性管教,總要順服在上帝的權柄之下,才能做出適當正確的管教。
6.『義人家中多有財寶;惡人得利反受擾害。』箴言十五章6節
「義人」就是敬畏上帝、按照上帝的原則過生活,願意讓基督居首位的人,他們的價值觀著重在屬靈的事物上,在屬物質方面,慷慨又不貪戀,因此上帝喜悅加倍地賜福給他們。亞伯蘭為搶救被擄的侄兒羅得,起兵打敗敵人,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人口都奪回。但他除了向麥基洗德獻上十分之一的所得,還對所多瑪王說:『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創十四23〉因為亞伯蘭很清楚知道,真正使他富足的,不是所多瑪王,而是上帝。主耶穌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七33〉上帝是萬福的源頭,樂意將各樣的福分賞賜給愛祂又敬畏祂的人享用,正如父母親為所愛的兒女預備豐富的產業。
惡人是心中沒有上帝的人,凡是只想到自己,想盡辦法要為自己積蓄許多財物來享用,卻因貪婪,反而為利所害。約書亞記七章記載亞干貪愛財物,取了當滅之物,結果連累百姓在艾城失敗,也連累自己的家人都被石頭打死。利,就是“財產”,惡人獲利反而給他帶來更大的麻煩,而不是福氣。
7.『智慧人的嘴播揚知識,愚昧人的心並不如此。』箴言十五章7節
智慧人就是敬畏上帝,將上帝的真理存在心中,按真理而活的人。他們的生命是上帝美好的見證,並且以生命影響生命,傳揚上帝的真理,吸引許多人來到上帝面前。就像施洗約翰的傳道,當眾人問他說:『這樣我們當做什麼呢?』施洗約翰按照每個人不同的狀況,給與不同的指導和勸勉,並將百姓帶到基督面前,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路加福音三章1-18節〉在這黑暗的世代,我們極需要智慧人將上帝的真理四處傳播,引導人走在正確的光明道路上。
但愚昧人的心並不如此,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就用嘴來挑撥,製造更多的罪惡、紛爭和邪惡。馬可福音六章14-29節,記載了施洗約翰的殉道。那個受施洗約翰責備的希羅底懷恨在心,利用女兒在希律王生日宴會上跳舞,博得王的歡心,要求得著施洗約翰的頭做為獎賞。這樣種害人又不利己的可怕念頭和做法,也只有不敬畏上帝的愚昧人才做得出來。
8.『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他所喜悅。』箴言十五章8節
罪使人無法親近上帝;離開上帝的人,不但失去平安,也失去祝福,活在沒有盼望的可怕咒詛中。為了使人得以與上帝恢復和好關係,必須藉著獻祭中祭物的代贖,除去人的罪,讓人可以重新回到上帝的恩典與祝福裡。獻祭是為了恢復與上帝的關係,所以要獻祭的人,必須先在上帝面前切斷和罪的關係,他要悔改,承認自己的罪,並立志從此不再犯罪,這種為罪憂傷痛悔的心,才是上帝所喜悅的祭。但是,惡人的獻祭並不是為悔改認罪,他們獻上櫃重的祭物,乃是想藉著獻祭來賄絡,或說討好上帝,期待上帝不記念他的惡,好讓他能繼續做惡下去。這種沒有真心悔改的祭物,是讓上帝所憎恨,上帝根本不接納他的祭物,就像不接納該隱的祭物一樣。〈創四3-7〉因為上帝所看重的,是人,不是祭物。
本節對照了惡人所獻昂貴的祭和義人所獻真實的禱告。只有禱告,沒有祭物,看起來好像寒酸些,但是,上帝所看重的是我們的心和生命。最重要的是,在上帝面前坦誠地敞開自己的誠實無偽之心。當我們敞開自己,再上帝面前真誠的悔改認罪,並使自己的生活更合乎上帝心意的時候,所獻上的雖然只是單純的禱告,上帝也必喜悅垂聽,並要賜給我們滿足的平安。
9.『惡人的道路,為耶和華所憎惡;追求公義的,為他所喜愛。』箴言十五章9節
人生的道路,看似千百條,但在上帝眼中就只有兩條:
1.走自己的路。不理會上帝怎麼說,順從肉體的私慾,隨從心所喜好的去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就是凡事以自我為中心。
2.走上帝的路。這一生是為主而活,尋求上帝的愛、公義、真理、良善等等,凡事尊主為大,以上帝為喜樂。
不敬畏上帝的人,心中沒有永恆國度的價值觀,所走的道路是只為今生而活,凡事依靠自己的聰明,凡事只為自己的利益打算,這種自私自利的人生觀,是上帝所憎惡的,將來面對上帝的審判,必無可逃避。另一種生活方式是追求上帝公義的道路,這些追求公義者就是追求按上帝的心意過聖潔生活的人。這種人不但是上帝所喜悅的,也是社會所需要的,因為「公義使邦國高舉」,這種「追求公義」的生活方式是社會振興不可或缺的。上帝要求屬祂的人竭力追求公義、聖潔,如光如鹽的生命,在所居住的地方撒下愛、信心、希望、和平與光明等等的美好種子,共創地上伊甸園,榮耀見證上帝聖名。
10.『捨棄正路的,必受嚴刑;恨惡責備的,必致死亡。』箴言十五章10節
士師記裡的參孫,原是上帝所要祝福的太陽之子。這個帶著家人和族人滿滿期待出生的人,卻一生剛愎任性,不聽管教,放縱私慾,隨從肉體的情慾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結果被妓女大利拉欺騙,洩漏力氣的來源,就被非利士人抓去剜出雙眼,逼做苦工,最後雖復了仇,卻也悽悽慘慘結束自己的生命。〈士師記十三-十六章〉
父母都期望兒女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一生蒙受恩典祝福,同樣的,上帝要給我們的,也是流奶與蜜之地的豐盛。因此,祂用慈繩愛索不斷呼喚著走迷路的人回歸到祂所要祝福的路上。偏偏人的心是叛逆的、是剛愎任性的,是不肯受管教的,不喜歡走上帝所預備的恩典之路,只想奔跑在能滿足自己肉體享樂的縱慾之路上。最後的結局就像參孫一樣淒慘,白白浪費上帝所要祝福的一生,豈不可悲?
11.『陰間和滅亡尚在耶和華眼前,何況世人的心呢?』箴言十五章11節
“ 陰間和滅亡”這是舊約聖經所指“死亡”或“死人所居住的地方”相應的新約用語是“地獄”或“無底坑”(路8:31;啟9:2)。一般舊約聖經學者認為,陰間是人死亡之後,暫時居住的所在,在那裏等候上帝審判來到。
對人而言,死亡是不可抗拒的,這是每個人必走的路。但是,人死之後會往那裏去呢?人死之後的世界又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各派宗教各有自家說法,比如:西方極樂世界、陰曹地府、天堂、地獄、輪迴、無底坑…等等,事實上,對於活著的人而言,身後世界仍是一個神秘領域,沒有人真正知道那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然而,按著聖經所啟示的:『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九27〉既然『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這個前提是正確的,那麼『死後且有審判』則是必然的。自古以來也只有聖經記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來告訴我們死後的事將如何。耶穌基督的復活證實這世間真有一位創造主,整個宇宙萬物,生命的來源都是從祂而出。生命既是從祂而來,終究也要回歸到祂那裡去,只有祂對那個人所未知的身後之神秘世界最了解了。祂是全知全能,無一物能隱藏不為祂所見,何況世人的心呢?
12.『褻慢人不愛受責備,他也不就近智慧人。』箴言十五章12節
再來思想士師記中的參孫,為什麼這樣一個上帝所重用、大有恩典的人,最後竟會淪落到可悲可憐的地步呢?只能說,他就是“褻慢人”,是驕傲,不敬畏上帝的人;他把上帝給他的寶貴恩典當成是自己的驕傲。在娶妻的大事上,他不聽父母勸說,執意選擇自己所要的;卻又受情緒激怒,在婚宴期間盛怒中拋下新婚妻子,獨自回家。難道沒有人勸他嗎?沒有人指導他嗎?然而,像那種容易爆怒的人,誰又敢惹他呢?褻慢人心高氣傲,自以為是,他不喜歡親近智慧人,因為討厭智慧人的教導或責備,缺乏有智慧的朋友的糾正,這也使他的人生陷入高危險中。我們應當引以為誡才是!
13.『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裡憂愁,靈被損傷。』箴言十五章13節
心靈的疾病會在身體上反映出來。“心”有執行思想與感情的兩大功能,我們的思想,就是對於人事物的認知和理解,著重在那一方面?我們的感情,就是所思念、關注的是那方面呢?“心”思想什麼?關住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品質和人生方向。同樣一件事情發生,比如說:『下大雨』,往好處想,解除乾旱危機,不用限水;往壞處想,出門很不方便,交通會打結。凡事都有一體的兩面,有好也有壞,看我們的心怎麼想?想好的,心就喜樂,面帶笑容;想壞的,心就憂愁,連靈都受到損傷。
人是很敏感的,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連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也都能想很久,自己困擾自己。這是人性裡的罪,讓人很容易往負面去思想,關注在缺點、不好的一面。所以,我們要學習用信仰來控制思想和感情,常常“刻意”思想上帝的愛、屬天的盼望、美善的、真實的,可敬佩的、積極的、樂觀的等等美好的事情,藉此來勝過負面情緒。無論在任何環境中,學習操練自己每天經歷神同在;常常感恩說好話;懂得在任何情況下都依靠上帝;並要有屬靈的好朋友,可以彼此分享,相互鼓勵。
14.『聰明人心求知識;愚昧人口吃愚昧。』箴言第十五章14節
一個人心中關注的是什麼,就決定了他將成為怎樣的人。正如箴言四章23節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心”的意念塑造一個人的生命品質和生活之方向。聰明人追求上帝的話語,用聖經的原則過生活,因為他的心關注永恆的事,思念屬天的榮耀和獎賞。而,愚昧人所關注的,是他的肚腹:『今天要吃什麼?』也就是今生的物質享樂。他心既沒有永生的意念,今生所努力追求的,終將成為虛空。我們所度過的日子若不為上帝所記念,人生就是一場愚昧。
生命不在乎長短,在乎的是我們關心什麼、追求的是甚麼。有一對夫婦,丈夫在兩所大學拿到最高學位,還未畢業就已是個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他們夫婦兩人清楚上帝的帶領,畢業後願意到婆羅洲當宣教士,許多人認為他們選擇到那荒蕪之地真是浪費所學,但這是世俗人的眼光,他們在乎的是永恆的價值觀。這樣的生命在上帝眼中是寶貴又極有價值的!
15.『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的,常享豐筵。』箴言第十五章15節
一個人的心情對他的環境有重要的影響,如果環境改變不了,只要心境轉變,就能夠坦然面對,並且能夠勝過環境。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約瑟被哥哥們賣到埃及為奴,從一個父親的愛子,變成埃及人的奴才,環境轉變何其大,經歷艱難何其多。當他眼目專注於上帝,就看見逆境裡有上帝美好的作為;當他把『吃苦當吃補』,就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困境。心的轉變,使災禍艱難變成恩典祝福。
這裡的『困苦人』不一定是三餐不繼,生活困頓的三極貧民;而是處在困境、逆境、挫境、艱難環境,勞苦背重擔的人,每天為許多事煩惱擔憂,造成壓力指數不斷上升,精神上的痛苦讓生活裡每個日子都覺得是愁苦的。其實,誰沒有重擔呢?誰沒有壓力呢?誰沒有煩惱呢?但我們的心要轉變,以積極樂觀的心就能看見艱難事情中也有其美好的一面。愁苦的心,即使滿漢全席在眼前也食不下嚥;感恩讓心歡暢,即使是粗茶淡飯也如同享受筵席。我們若把自己放大,心就愁苦;我們若把上帝放大,心就歡暢。
16.『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箴言第十五章16節
屬靈的福份比物質的豐富更寶貴。一個敬畏上帝的人,看重的是上帝國度永世的價值觀,不會把過多的心力放在物質的享樂上。因著敬畏上帝,自然產生知足的心、感恩的心、喜樂的心。這樣的人喜歡過簡樸生活,也會關心憐憫幫助有缺乏需要的人,他們就算是物質生活貧乏,仍可過快樂的日子。
人若擁有豐富的物質,很容易關心於他所擁有的財物上,擔憂失去而煩亂不安。路加福音十八章記載一個年輕財主來求問耶穌永生之道,但他後來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很富足,以致耶穌感嘆說:『有錢財的人進上帝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鍼的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路十八24-25〉並不是窮人才能進上帝國,有錢的人就不能;也不是敬畏上帝的人就會貧窮,而是,他的心專注在錢財上呢?還是在上帝?我們若先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上帝樂意豐盛祝福我們,如同祝福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大等等。但如果我們把心放在財富上,人是很軟弱,也很容易迷惑的,如果我們的心為了財寶而煩亂不心,遠離上帝;那麼,倒不如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
17.『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言第十五章17節
這節講到:親情、友情,愛的分享,比物質豐盛的享受更加寶貴。能夠在一起吃飯,表示雙方都有相當的情分,或是家人,或是好友,才會聚在一起吃飯。只有“素菜”這麼普通、簡單的東西可吃,表示經濟困頓,買不起好料來享用;而“肥牛”則象徵珍饈百味,意味物質極豐盛。然而,不在乎吃什麼,在乎的是:與什麼人一起吃。心的感受,很重要。彼此相愛,再簡單普通的東西都覺得很好吃;含著恨意怒氣,再豐盛的佳餚也難以下嚥。愛,讓人彷彿上天堂般喜樂;恨,讓人宛如下地獄般痛苦。
今天,很多人的價值觀是金錢第一,物質享受最重要,卻忽略心的感受,需要用愛去呵護。我們周圍有很多家庭雖然在物質上很富裕,卻因缺乏愛而陷入不幸與困境中。也許我們都愛自己的家人,但愛的方式卻往往用金錢、物質來代替。也許我們以為有錢才會讓家人幸福,為了賺錢必須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結果卻讓愛在不知不覺中離開了。人真正需要的並不多,但,錯誤的價值觀、貪婪的心會讓我們失去真正的幸福。求上帝幫助我們,願意追求從上帝而來的愛,決心持守那份愛,並且以愛來服事我們的家人,以及身邊有需要的人。
18.『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忍怒的人止息紛爭。』箴言第十五章18節
爭端的形成,人的因素遠比事物的因素強得多。“暴怒的人”,直譯作:憎恨的人,即脾氣暴躁的人。
易怒的人不僅自己難受,也影響他所接觸的人。
這是一個人人要為自己爭取權益的時代,只要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虧損,就要出來抗爭。過多的自我、自私造成整個社會壓力無限量地擴大,再加上經濟低迷、政治不穩,很多人的心是長期處在焦躁不安、驚怕惶恐、敵對不滿的狀況下。因此,偶被觸碰,就會引起激烈衝突。若要消弭爭端,首先要平息怒氣,因為暴怒難以解決問題。碰到不如意的環境,求上帝幫助我們對環境忍耐,忍耐就是信靠,因為上帝能把最糟糕的事變為美好。就像被賣到埃及的約瑟、被擄到巴比倫的但以理,在失控的環境中選擇堅忍信靠上帝,終有一天,上帝要把那不如意的事改變過來,使之成為我們生命中,一幅更美麗的圖畫。
19.『懶惰人的道,像荊棘的籬笆;正直人的路,是平坦的大道。』箴言第十五章19節
什麼是聖經上所說的“懶惰人”呢?有幾種類型:
1.沒有人生目標。
2.有目標,但目標是錯誤的。
3.避重就輕、捨難取易的人。
4. 不肯付代價學習,站在原地不動或投聞置散。
5.不忠心的人。
馬太福音二十五章14-30節,主耶穌『僕人才幹的比喻』中,被主人責備是『又惡又懶』的僕人,正是這幾種類型的人。主人知道他有才幹,才會把銀子委託給他,誰知他不明白主人的心意,沒有用心去尋找主人希望他達成的目標、使命,就這樣白白浪費時間等到主人回來。這僕人對自己對主人都沒有信心,他不肯付出代價認真學習,不願擴展自己的人生,以為只要把銀子藏起來還給主人就好。沒有盡到自己應盡本分的人,隨便浪費生命的人,在上帝眼中就是不忠心的人,也是懶惰的人,這樣的人終必被趕到外面黑暗裡,哀哭切齒了。他的懶惰為自己的人生,築起一道滿是荊棘、難以跨過籬笆。
正直人就是又良善又忠心的人,他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不斷學習突破自己,照著主人的心意擴張生命境界。主人給他五千,他再賺五千;給他二千,再賺二千。不是金錢多少的問題,是態度有忠心、肯負責,這就得了主人稱讚:『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正直人的良善、忠心,為他開起一條得主人稱讚與信任的平坦大道。
20.『智慧子使父親喜樂,愚昧人藐視母親。』箴言第十五章20節
從一個人是否懂得尊榮父母,可以判斷出他是智慧子或是愚昧人。父母生我、養我、育我,無論如何,恩情比天高。即使父母因年老,在健康、智力、經濟或自我照顧的能力,各方面都有衰退,但兒女若記取父母的養育之恩,就不該有輕看、藐視年老父母之心。因此,能夠尊榮父母的人,必是一個有感恩之心,也懂得敬畏上帝的人,這樣的人必能以真誠之心去愛人、對待人。反之,若連生我、養我、育我的父母都藐視,這樣卑劣邪惡的人,怎能期待他懂得去愛人、尊重別人呢?
父母疼愛兒女是天生自然的,但,兒女要尊榮父母,卻是需要教導和學習的。做父母的,不能一味的付出,做個愚昧的『孝子』、『孝女』,總要在兒女還小的時候,就用上帝的真理教導他們要懂得尊敬父母。管束兒女無禮放縱的心,是父母的責任,如果放任驕寵,任憑他們忤逆看輕,父母就要自食惡果了。
21.『無知的人以愚妄為樂;聰明的人按正直而行。』箴言第十五章21節
人生是由一連串大小的抉擇串成的。每天,我們都需要做出很多決定,有些決定或許不具什麼重要性,但,有些決定卻對我們的人生,有著舉足輕重的關鍵性;然而,也有些決定,當下並不覺得什麼,日後卻會產生出乎意外,巨大的影響力。因此,無論大小決定,我們都不要依靠自己的聰明,都要拿到上帝面前,求上帝引導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使自己走在蒙恩得福的道路上。
首先要做出抉擇的,是我們的人生方向究竟要走那一條路?當罪重要的人生方向定位之後,人生其他大小的抉擇俱受它的影響。這世界的道路看似有很多條,其實,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喜好與情慾行事,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凡是對我有利益的,都可做。這是聖經中的“無知的人”,他們以愚妄為樂,最終敗壞自己,心靈空虛。另一條是走上帝的路,甘願被真理束縛,有所為,有所不為,凡事都按著上帝所教導正直的道而行,這在世人看是愚蠢,在上帝眼中卻是真正的聰明人。
22.『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箴言第十五章22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和限制,我們都需要謙卑自己,尋求幫助,免得作出的決定鑄成大錯,傷人又傷己。有個年僅三十五的女人,幾年來,夜以繼日地照顧罹癌的母親。母親過世後,她自己也生病了,看過幾次醫生都無用,她以為自己也罹癌了;頓感無助無能。她心想再也無法照顧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沒有母親的孩子該怎麼活下去呢?一連串負面的想法讓她決定殺死兩個孩子後,自己再自殺。但經法醫驗屍後,證明根本沒有癌症。可惜她因不肯尋求幫助,以致無法從困境中走出來,終致造成悲慘結局。
當我們要作人生重要決定時,一定要先與人商量。「謀士眾多,所謀乃成」,這裡的「謀士」就是能夠幫助我們的人,比如:屬靈長輩、好朋友、專業人士等等。自己一個人想事情很容易鑽牛角尖,陷入迷惘而不自知;總要和屬靈長輩、好朋友、專業人士等共同商議,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尋求解決問題。不要忘了,我們還有一位最重要的謀士,就是上帝,祂是全知全能的,在祂沒有難成的事。因此,在遇到困境時,切勿自做主張,總要專心祈禱,多讀上帝的話語,就能做出智慧的決定。
23.『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言第十五章23節
在與他人相處之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決定,就是我們的口要說出怎樣的話語。說出有信心的話,能夠激勵、鼓勵、造就人;說出負面消極的話,會使人的心鬱悶、挫敗、難過。「合宜的話語」不單能夠幫助人,甚至會改變環境。以前,美國西部開發的時候,不少人舉家遷移,遷移的路途,難以想像的艱辛,考驗十分嚴峻。有一支隊伍經歷了千辛萬苦,途中稍作停頓做個聚會,因為很多人不斷埋怨,要讓大家發洩一下。有一弟兄在聚會的開始,先為聚會祈禱,他說:「我們要感謝上帝!第一,感謝上帝一路看顧,至今我們沒有一人躺下與發生意外;第二,感謝上帝的庇護,在路途中,我們始終沒有受到印第安人的襲擊與騷擾;第三,感謝上帝慈愛與恩典,讓我們還有力量去完成餘下的路程。」 此時整個會場鴉雀無聲,再也沒有埋怨的聲音。「合宜的話語」改變了處境。我們何等需要有這樣智慧的人。
「合宜的話語」還需要「合宜的時候」。有一個一直未能信主的醫生,當他失去敬虔的母親,悲痛欲絕之時,收到一張福音單張,上面寫著:「你是否在天上有個家,是天使與你摯愛母親所在之處。」一句合宜的話出現在合宜的時候,使醫生異常感動,他悔改信了主。求主給我們有這樣的智慧。
24.『智慧人從生命的道上升,使他遠離在下的陰間。』箴言第十五章24節
人生大大小小的抉擇,對我們的影響是深遠的,選擇上帝的道路,是走生命的道路,能使我們遠離陰間的死亡道路。民數記十四章,記載十二個探子中,有十個人做出錯誤抉擇,選擇憑著自己的感覺、想法來向百姓做出負面消極的報告,以致眾百姓哭嚎,向摩西、亞倫埋怨:『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第,或是死在這曠野。』只有約書亞和迦勒不憑眼見,堅定依靠上帝,相信上帝信實的約是必實踐的,他們說:『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第,把第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
擺在面前的道路,究竟是死地?還是流奶與蜜之地呢?我們根據什麼來決定人生的道路呢?胸懷屬天的盼望,並以敬畏上帝來生活的人,就能越過艱難挫折,享受到上帝的安慰與幫助。就像約書亞和迦勒,因信得以進入應許之地。但那些不信的人呢?就照著他們所預見的,通通死在曠野了。人生道路雖會因著環境的險惡與自身的軟弱而倍受挫折,但智慧人的選擇生命之道,就是與天上的主連結而通往上方的,雖然路途陡峭艱難,但必有豐盛報賞。求主幫我助們,作聰明的抉擇,讓我們每個決定,都榮耀主名。
25.『耶和華必拆毀驕傲人的家,卻要立定寡婦的地界。』箴言第十五章25節
這裡提到兩種人:驕傲人和寡婦。驕傲人是指社會上有錢、有勢又有權,專門剝削人,吃人不吐骨頭,高壓橫暴之人。寡婦是指受人欺負的弱勢群體。“家”與“地界”是強力對比。列王記上二十一章記載亞哈王強奪拿伯葡萄園的故事,正是這節經文的最好註解。亞哈王想要把鄰居拿伯的葡萄園買來當菜園,但,拿伯不敢違背上帝律法賣祖先的地,結果王后耶洗別竟然命令當地長老買通盜匪誣陷拿伯,就這樣把正直的拿伯活活打死,不費一文奪走他的葡萄園。但上帝不容拿伯白白犧牲,命先知以利亞告訴亞哈王,到他兒子時必使災禍臨到他的家,凡他所有的,都必被剪除。事果然就這樣成了!
古時以石為記,標誌土地主權。擅移碑石改變地界,等同偷盜(申十九14)。「寡婦」:象徵軟弱無助的人。希伯來人相信未老先死,是罪所帶來的災禍,此災禍會牽累妻子。因此,寡婦常常受到蔑視。然而,聖經卻多處嚴厲責備虐待寡婦的行為(伯22:9;賽1:23等),把寡婦視為保護的對象,規定不可拿寡婦的衣裳作當頭(申24:17),收割莊稼時要留些給寡婦(申24:19-21)。耶穌也指責侵吞寡婦家產的人,再一次證明了聖經對寡婦的關懷(路20:47)。上帝是關懷人的上帝,祂特別看顧孤兒寡婦。雖然這些不幸的人今生可能要受苦,並常常被貪婪的人所傷害,但只要他們信靠祂,祂就會使這一切互相效力,好讓他們的人生能夠翻轉,因禍得福。
26.『惡謀為耶和華所憎惡,良言乃為純淨。』箴言第十五章26節
『良言乃為純淨』又有翻譯為:『純潔的真言,上帝所喜悅。』我們所有的行動,都來自心的思想(箴23:7:可7:21),要讓我們的心思意念純潔,唯有時時思念上帝的話,方能使人避免犯罪。亞當夏娃不把上帝的話放在心上,只專注於所喜愛的善惡果,就把罪帶進來了。當面對上帝的審問時,他們懷著惡意彼此推卸責任,破壞了人與上帝,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關係。該隱因獻祭不蒙上帝悅納,竟因忌妒懷恨,殺死了得悅納的親弟亞伯。可見,家庭的紛爭和疏離都因人的惡謀而起。大衛敬虔愛上帝,卻懷有惡謀,他殺死了忠心的將軍烏利亞,又奪去他的妻子,以惡謀破壞別人的家庭。上帝懲罰他,刀劍不離他的家,終其一生都要承受家庭爭鬥所帶來的傷痛。
我們的生命需要用上帝的話語來滋養塑造,方能以饒恕的心,恩慈對待仇敵,把上帝的愛傳遞出去。宣教士Nathatus Stach到歐洲格林蘭島宣教二十年,一直受敵對和嘲諷的對待,沒有人喜歡他,但他仍然始終如一,堅守崗位。一天,他在茅舍般的家靈修時,朗讀約翰福音第三章,讀完了,一位最敵對他的社群領袖衝進來,請求他再讀一遍,讀畢,這人深受感動,流淚悔改歸信耶穌。連該處一帶的人也開始歸信基督。只有上帝的話語才能改變人剛應的心,而這位忍耐等候的宣教士,也蒙上帝恩待重用。
27.『貪戀財利的,擾害己家;恨惡賄賂的,必得存活。』箴言第十五章26節
“貪戀財利”可翻譯作:『用暴力或欺騙或不正當手段取得不義之財。』約書亞記七章記載亞干因貪婪的緣故,私自藏了一些在耶利哥戰役中得到的戰利品,結果害族人在艾城大敗,也害全家人與他一起死亡。先知以利沙的僕人基哈希,貪婪亞蘭將軍乃縵的美好禮物,以謊言欺騙獲得,結果乃縵的大痲瘋轉移到他身上〈王下五章〉。人不以所擁有的一切感到知足,為了滿足自己肉體的情欲,所行出的各樣不義惡事,必如大痲瘋轉移到他身上。貪財乃萬惡之根,唯有積財於天是上帝所喜悅。
不義之財會影響人的判斷能力、公正和廉潔。創世記中亞伯拉罕的侄兒羅得貪戀錢財,不斷向東遷移至所多瑪。當四王與五王發生戰爭,羅得與其財產同被擄掠。亞伯拉罕救出羅得,為他奪回家財。最後,所多瑪王要賄賂亞伯拉罕,但遭其拒絕。亞伯拉罕斷然對他說:「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創14:23)亞伯拉罕不收受賄賂,因深知上帝才是祝福的源頭,上帝要祝福他的,更是超過所求所想的。
28.『義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惡人的口,吐出惡言。』箴言十五章28節
王明道牧師說:『一個基督徒口中所說的話,對於上帝、對於人、對於自己,都有極大的關係。他可以藉著他的言語榮耀上帝,也可以藉著他的言語羞辱上帝;他可以藉著他的言語使人得益處,也可以藉著他的言語使人受損害;他可以藉著他的言語得上帝的喜悅,也可以藉著他的言語惹上帝的忿怒。因此上帝在聖經中多次提醒我們當如何謹慎我們的言語,又清清楚楚的教訓我們應當除掉什麼言語,應當說什麼樣的話,更告訴我們善惡言語的利害。可惜許多信徒注意行為上的罪,卻忽略言語上的罪;在行為上知道謹慎,在言語上卻常常放縱;甚至有些人不以說不義的言語為犯罪,他們想隨便說幾句話有什麼大關係呢?只要我們不作惡事便可以蒙上帝的悅納。這幾種信徒若不是自欺,便是忽略上帝的話。』這段很清楚的指出,“說話”很重要,務必經過謹慎思考,不可信口開河,隨口亂說。
主耶穌說:『善人從他心裡所存在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太十二35~37)原來,上帝定我們為“義人”或“惡人” 所根據的,就是我們口中的話語啊!
29.『耶和華遠離惡人,卻聽義人的禱告。』箴言十五章29節
「耶和華遠離惡人」,並不是上帝討厭惡人,上帝所恨惡的是罪,是惡人因自私驕傲的種種罪行;並且惡人也遠離上帝,因他敵擋上帝和真理。但是,當罪人悔改時,上帝仍然愛他們,十字架的救恩他們也有份。耶和華聽義人的禱告,因為他們親近上帝,遵行上帝的心意過生活。
錯誤的禱告把上帝視為阿拉丁神燈的精靈,把自己當成主人,上帝必須答應我們一切自私的請求。自私、不成熟的禱告,上帝不垂聽,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禱告什麼。上帝要我們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我們所需要的一切,祂都要賜給我們。主耶穌的禱告只有一個表達,就是願上帝的旨意成就。因為祂相信上帝的愛,並把上帝應有的尊榮和主權交給上帝。
1540年,Myconius,馬丁路德的得力助手患了重病,覺得自己快要離世,在臨死前寫信向馬丁路德訣別。馬丁立刻回信說:「我奉主的名,命令你繼續活下去,因我需要你助我改革教會,主一定不會叫我聽到你的死訊,也讓你比我活得長命,這是我的意願,也是我為你的禱告。願我的意思成就,因為我單單尋求上帝的名得著榮耀。」馬丁的祈禱充滿震撼力,只因為他的生命完全順服在上帝旨意之下。結果,Myconius收到他的信,不久逐漸康復並多活了六年,比馬丁路德多活兩個月。馬丁路德因為擁有義人的生命,一生尋求讓上帝的名得著榮耀,所以他的祈禱充滿震撼力。我們要像馬丁路德一樣有震撼力的禱告,能感染別人的生命,就要遵行上帝的旨意,一生為榮耀上帝而活。
30.『眼有光,使心喜樂;好信息,使骨滋潤。』箴言十五章30節
“眼有光”就是面貌有光彩,面貌有光彩的人反應出他內在生命是有光彩的,因為眼光代表了外在的面貌和內在的生命。目怒兇光的人代表有兇惡的生命;目光呆滯的人代表生活擔子很沉重;而,眼有光彩的人,代表其內在生命是滿有平安喜樂的。
有一次,林肯總統的顧問想介紹一個人給他任用,但遭林肯總統拒絕,因他不喜歡那人的面貌。他的顧問認為他以貌取人,外表是天生的,他自己也沒權選擇。但林肯卻回答說,他認為一個人活過了四十歲,便應為自己的面貌負責任,為何四十年仍未建立一個令人喜歡的面容呢?所謂:『四十歲以前的容貌,是父母給的;但四十歲以後的容貌,是自己要負責的。』因為,有什麼樣的生命就會有怎樣的容貌。我們要常常用上帝的話滋養自己的心和容貌,讓耶穌基督的生命在我們心裡生根,靠著聖靈幫助,活出滿有平安喜樂,榮神益人的生命,樣樣,眼睛自然會散發出充滿智慧的光采。我們也要把耶穌基督的好信息傳給人,用生命感染生命,用好話語激勵人、幫助人,使別人的心和骨都得滋潤。
31.『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箴言十五章31節
“生命責備”,就是對生命做出糾正、督察、警戒和管教,為要引導人走在正確的生命道路當中。這些有關於“生命責備”的話語,或許指出我們本性中的罪和悖逆,讓人覺得很不中聽,但是,如果肯留心去聽,並且願意改正錯誤,就必能延長生命,並成為真正有智慧的人。
撒母耳記下十二章記載,當大衛王犯下奪人妻、殺人夫的大罪時,先知拿單奉耶和華的命令去責備他。大衛王立刻知罪認罪,在上帝面前謙卑祈求赦免。大衛雖犯此大罪,但因他能聽從拿單從上帝而來的生命責備,願意順服於上帝的管教,並此從此不再犯。他以憂傷痛悔的心所寫下的詩篇五十一篇,安慰無數為罪憂傷的心靈。上帝也赦免他,並稱他是合上帝心意的人。
32.『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箴言十五章32節
拒絕管教的,就是輕忽自己的性命。有些事情表面上雖小,但每一個決定都影響永恆的命運。撒母耳記上記載,掃羅王從卑賤中被揀選,成為以色列第一個尊貴的王,但他後來為什麼會被上帝厭棄呢?因為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比如:撒母耳記上十五章記載,上帝要掃羅王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但掃羅王卻憐惜亞瑪力王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當先知撒母耳去責備他時,掃羅王並沒有反省之心,反而把撒母耳所指責的過錯全推給別人。如果我們對於屬靈長輩的管教不以為意,不肯聽從責備,推卸責任給別人,也不為所犯下的錯誤反省後悔或改正,這是心中驕傲,驕傲使心逐漸剛硬,剛愎自用的結果,最終像掃羅王一樣被上帝厭棄。
如果把大衛為了拔示巴所犯下的罪,和掃羅王曾經犯過的罪相比較,一定是大衛所犯的罪更加重,但為什麼上帝仍然保留大衛王位,並說他是合上帝心意的人呢?因為大衛肯聽從責備,並且悔改認罪後,從此不再犯下同樣的罪。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犯錯後能夠知錯、認錯,並謙卑改過,就得了不再犯錯的智慧。確實,人的勸勉和責備,在聽的當下是有些刺耳扎心,但至終必要保守我們不失腳,我們如能及時思想、揣摩省察,就必能得著智慧的心,使我們離開危險,不失腳、不跌倒。
33.『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十五章33節
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人若能謙卑才會受人尊敬,也才可得智慧。掃羅王幾次犯錯,先知撒母耳都有指正出來,但掃羅都不以為意,也都沒有改正過來;連膏抹他為王的先知的責備都不聽,表明掃羅王確是棄絕管教。他所棄絕的,其實不是撒母耳,而是上帝,因為放大心中的驕傲,就不把上帝放在眼中。掃羅王最大的失敗就是缺乏敬畏耶和華的心,以致在成功之後,心逐漸驕傲起來,失去先前的謙卑,凡事都依靠自己的聰明。他雖然後來也意識到自己的有限和軟弱,但那顆驕傲的心已經變剛硬了,再也無法謙卑下來了,這就讓他走向失敗、滅亡的道路。
大衛的成功在於他凡事尊主為大,敬畏上帝的心,讓他無論遇到什麼艱難的環境,或挫折、打擊、失敗,他都謙卑來到上帝面前求憐憫和幫助,這從他所寫的詩篇中都可看出。從鄉下牧羊童,到成為偉大的君王,大衛一生都依靠耶和華,直到臨死之前,他還是殷殷勸戒兒子所羅門:『遵守耶和華你上帝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謹守他的律例、誡命、典章、法度。這樣,你無論做什麼事,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王上二3〉當所羅門王遵照父親的話去行,他果然成為最尊榮、最有智慧的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