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疫情後,教會的新眼光
阿摩司書08章11-12節
希伯來書10章24-25節
莊嘉信牧師
2022/2/20
|
兄姊!大家平安!去年(2021年)對大家來講,是怎樣的一年呢?牧師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那是一個很驚慌、很不安,很擔心的日子。誰能想得到,一個小小的病毒,竟然會造成全世界的大災難,傳染力特強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短短的時間內橫掃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受傷沉重,人的心靈也遭受極大打擊,尤其被限制不能來教會聚會,必須隔離或盡量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讓很多人產生恐慌症、憂鬱症,擔心煩惱晚上睡不著,因為不知明天將如何。然而,這波疫情卻也同時給全人類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原本被經濟綑綁,整天忙碌得像轉陀螺,一心想要賺大錢、拚經濟的人,當生命遭受疫情威脅之時,開始思考人生是什麼?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又是什麼?當腳步必須停下來的時候,人們才有時間來思想主耶穌所說的話:『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十六章26節)求上帝幫助我們,不論是目前正走在疫情的考驗中,或是走過疫情之後,都必須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生命,讓我們的每一天都在上帝的保守看顧中,活得有價值、有意義,精彩又豐盛的美好人生。
今天,教會舉行和會,除了審查去年所做的事工以外,相信更重要的是展望未來,教會有什麼異象和目標,正如箴言二十九章18節所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唯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愛麗絲奇境歷險記】有一個橋段:變成小人的愛麗絲迷路了,她遇到兔子先生,問:『請問,這裡是那裏?』兔子先生問:『你想要去那裏?』愛麗絲說:『我不知道!』兔子先生說:『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那裡,那麼,這裡是那裡就不重要了。』是的!人如果沒有目標,就不知往那裏走,教會也一樣,沒有一個可遵行的方向、目標,路就走不遠。今天,牧師用『疫情後,教會的新眼光』來分享,期待能突破基督徒的一些軟弱及錯誤的信念,用新的眼光來看事情,用遵守上帝的話來餵養靈魂,讓自己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仍然能夠活出剛強壯膽的生命力,因為上帝要給我們的,不只是成功的人生,更是一個得勝有餘的豐盛人生。
今天,牧師要和大家來思想的幾個問題是:
一、教會是為了主日禮拜的聚會而存在的嗎?
有些基督徒有錯誤的認知,以為,教會的存在,是為了讓基督徒能夠參加主日禮拜。因此,只要我每個禮拜都有來教會做禮拜,就是標準的基督徒、上帝忠心的信徒了。但是,當世界各國以及台灣,因為疫情的嚴峻不得不實行防疫措施的時候,當基督徒不能來到教會參加主日禮拜的時候,難道我們的教會和我們的信仰也隨著實體禮拜的暫停而消失了嗎?當然,事實並不是這樣,當不能來到教會參加實體禮拜之時,基督徒看見還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能夠做的,例如:主動打電話聯繫弟兄姊妹、請安他們的近況如何,比如:打疫苗了嗎?有產生什麼副作用嗎?家庭或家人有什麼需要代禱的事呢?是否需要幫忙購買一些日常用品呢?經濟方面是否有受到疫情影響,需要急難幫助呢?等等。
在疫情期間,很多教會透過網路視訊軟體進行主日禮拜或是小組聚會、在網上一同查考聖經和禱告等等。這使得教會能夠發揮其作用和實踐使命,就如每週參與主日崇拜一樣。非常感謝上帝的是,在這段期間,台灣很多教會展開了一項新的事工,就是線上RPG復興禱告小組,而我們教會也跟上了潮流,目前有18組的線上RPG每周或雙周在進行中。疫情讓基督徒醒悟過來,我們要開始禱告,用禱告來和上帝和弟兄姊妹做連結,通過彼此的關心代禱,讓信仰生活化。
這並不是說,實體禮拜的聚會不重要,有些基督徒說,那我就不需要去教會參加主日禮拜,在家裡看Good TV就好。這樣也是不對的,雖然Good TV的講員都很大咖,但是電視沒有溫度,我們還是需要有溫度的連結;就像一塊木炭也可以燃燒得很旺,但是也很快就冷掉了,許多的木炭一起燒,才會燒得更旺更久。我們還是需要通過實體禮拜聚會,人與人的見面,彼此的關懷請安,激發信心和愛心,活出信仰的美好,正如希伯來書十章24-25節所說:『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是的!那日子,就是主耶穌再來的日子近了,我們更需要彼此關心代禱。
因此,即使是疫情過後,教會須有新的眼光新的思考,那就是:實體聚會和實體的牧養,以及運用網路、手機做線上聚會和線上牧養關懷,是必須雙軌進行的。感謝上帝!教會已經在這些方面做規劃,求上帝幫助,讓我們無論是實體或是線上
聚會,都要能讓我們更深地認識信仰,更多地活出信仰的真諦。
二、我們的生活能回到正軌嗎?
有些人相信,總有一天,疫情會完全消失,危機終將過去,我們的生活就可以恢復正常,就像以前一樣。然而,我們必須知道,有時候現實並不如預期,生活要回到過去,和沒有疫情時一樣,是很難的,很多東西回不去了。然而,大家也已經養成新的防疫習慣了。比如說: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隨時噴酒精消毒等等。在教會實體禮拜方面,我們也都要遵守政府防疫措施,量體溫、實體禮拜點名登記等等。雖然,疫情讓生活不像以前那麼方便,但是,卻讓人更注重個人健康管理,因為要讓自己和家人更有保護力,就必須提升免疫力。
而,最好提升免疫力的方法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吟詩嘔咾,靠主常常喜樂。雖然,因著疫情的關係,許多生活步調被打亂了,景氣不好,物價卻不斷上漲,讓人實在很擔憂煩惱。然而,你的擔憂能夠幫助你什麼呢?只會睡不著覺!這時,我們需要上帝的話來幫助我們做正面思考,因為人生無法預測,也短暫易逝。惟有上帝能給我們真正的平安穩妥,正如詩篇91篇2節所說:『我要論到耶和華說:祂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
兄姐!經過疫情,生活應該很難再恢復像過去一樣,但是,日子還是得繼續過下去,基督徒依靠上帝心平安,不過份憂慮就會挺過去,還會越來越好,秘訣就是:依靠上帝,凡事感恩,就能勝過憂慮,心中有平安就有喜樂。正如腓立比書四章4-7節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應當一無罣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三、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許多人性的弱點,也使我們看見他人的需要。疫情之前,一些年長者還能自行外出購買日用品;疫情期間,這些年長者除了面臨健康的風險,還可能面對生活和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還有一些年長者不熟悉網絡科技,無法與親友在線上保持聯繫,他們只能呆坐家中,感到孤立無援,甚至陷入沮喪憂鬱之中。疫情的蔓延也使許多行業受到重創,部分行業的員工如旅遊業、清潔工人、司機、店員等等,更是首當其衝,因為他們會隨著商店停止營業而遭到減薪、裁員或是無薪假。
羅馬書十五章1節說:『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
那些因疫情而身陷困境的人,很需要我們伸出援手幫一把。去年十一月吧!有一位姊妹突然打電話來,說她的一個尚未信耶穌的好朋友,很關心因疫情而有人經濟困難的,想要在我們教會奉獻五萬元,讓教會能做急難救助幫助人。奉獻剛進來,就聽說我們的姊妹教會義興教會因疫情已經好幾個月都付不起傳道人的謝禮了,這事在小會上提起,我們實在感謝上帝即時的安排,正好這筆奉獻就撥給他們,幫助他們的傳道人度過難關。疫情期間,牧師也發現,人的愛心增加了,不單顧自己,有能力的人也很願意主動去接觸、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感謝主!除了義興教會之外,教會裡也有幾位兄姊慷慨伸出援手,幫助幾位因疫情影響生計的姊妹度過一時的難關。這是我們實踐信仰的時候,求主幫助,更多的願意,因為做在最小的一位身上,就是做在主的身上。
四、面對屬靈的飢荒,要將上帝的話吃下肚。
這是今日新眼光讀經本的主題經文。阿摩司書八章11-12節說:『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他們必飄流,從這海到那海,從北邊到東邊,往來奔跑,尋求耶和華的話,卻尋不著。』兄姐!生命中的艱難,常常是上帝的管教,為要讓迷失的人醒悟過來,重新歸向上帝,認識自己生命真正有價值的是什麼。在這次疫情期間,牧師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反省,希望找出生命的根基和方向,以及對他們而言真正重要的事物。很多人被焦慮的情緒籠罩著,其中包括對死亡的恐懼。這是屬靈飢荒的時代,物質很豐盛,心靈卻很空虛,裡面的靈就好像宇宙大黑洞一樣,不斷地吞吃卻怎麼都吃不飽。
靈裡面的不飽足,迫使人四處尋找能滿足靈飢渴的慰藉物。這些年來,很多所謂的心靈課程,透過心靈、心理、音樂、冥想等活動來追求心靈發展,甚至開發通靈能力;還有塔羅牌、星座、占卜、算命等等都很流行,因為這類課程標榜能速成、解決眼前的財務與人生問題而吸引很多年輕人願意花大錢去學習。然而,人們四處尋找,卻找不到真正能解決靈裏飢渴的根本,因為他們沒有上帝的話,還不認識創造生命的主。
兄姐!傳道書說: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在先知阿摩司的時代,經濟一片大好,人一心想賺大錢發大財,為了賺錢,吃人不吐骨頭,社會失去公義正直和憐憫的心。有了錢吃好穿好用好,但卻迷失了生命的方向,沉迷在罪中之樂,不知為何而活。這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危機。當疫情嚴峻之時、面對死亡輕易被剝奪,很多人開始自我反思,想要知道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好讓生命能夠活出真正的價值。因此,這也是聖靈正在人心動工的時代,聖靈正悄悄地在許多人的心靈之田耕耘,使之成為沃土,預備好領受上帝話語的種子。正如主耶穌對門徒說:『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約翰福音4章35節)。
親愛的兄姐!疫情後,教會需要什麼樣的新眼光呢?我們要知道,這是一個屬靈飢荒的時代,因此,教會的存在不單單為了主日禮拜而存在,更大的目標是為了得著失喪的靈魂,為了幫助人解決靈裡飢渴而存在的,因為人的靈是從上帝來的,也只有上帝的靈才能真正滿足人心靈的需要。求上帝幫助我們看見,在豐盛物質的表象中,人心靈的饑渴。教會要通過耶穌基督的眼光,看見已經成熟的莊稼,呼求上帝讓我們有一顆願意走出去的心,通過關懷、幫助、安慰來喚醒心靈軟弱的人回到愛我們的主上帝面前。面對死亡的威脅,教會仍然要充滿信心和盼望,向這被死亡的恐懼所籠罩的世界宣告耶穌基督的福音。求上帝幫助我們,藉著更多將上帝的話吃下去肚,藉著與主耶穌更親密的連結,讓我們基督徒的靈剛強壯膽,以致能夠行上帝要我們去行的各樣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