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箴言17章01-28節:家庭和樂

http://www.hpch.org.tw/photo/Photo.ashx?name=9cb9039a-b78a-4db7-8dd2-0801015d2c62.jpg&photos=34eeb328-99e0-460a-bf2d-de6eba864323&category=2a6ebc6e-47d3-481f-afd7-ebf4de96ff16&id=a0fc2cf5-c862-4d8d-9edb-a5a14f840dee
  

家庭和樂                                              
                     
                
           
箴言17章01-28節

莊嘉信牧師                     

2023/8/20

兄姐!大家平安!一個人活在這世間,很努力工作,很認真地活著,是為了什麼呢?牧師相信,期待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應該是絕大多數人所尋求的。那麼,怎麼樣的人生才是幸福快樂的人生呢?美國哈佛大學曾經針對『幸福人生的關鍵是什麼?』這個主題進行研究,經過很多位教授,用接棒的方式展開長達75年的研究,得出了一個跌破許多人眼鏡的結論。原來,幸福人生的最重要關鍵,竟然是:『建立良好的關係』。威丁格教授代表發表這篇研究論文,他說:『很清楚的訊息: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也就是說,一個能與家人、朋友、社群保持較多聯繫的人,心靈比較快樂、身體也較健康。研究也顯示,社交活躍的人比較長壽。孤單的感覺對身心都是毒害,如果人們非自願地感到孤獨,會容易感到不快樂,在中年時健康狀況會提早衰退,大腦功能較早開始退化,甚至容易英年早逝。

兄姐!從這個長達75年研究結果所得的智慧,說明了“關係”的重要,一個人要活得健康又幸福,就是與家人和朋友之間,有親密美好的關係。然而,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要與人,尤其是與家人,建立美好關係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正是從人際關係來的。但是,威丁格教授強調: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健康、幸福、的美好人生,就必須與你的家人、朋友建立美好的關係。雖然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但卻是值得我們投入時間、精神、金錢去追求的,因為那會讓你的一生活得很有價值,很有意義。兄姐,今年教會用『把愛帶回家』這個主題,期待兄姐藉著信仰的力量,把上帝的愛帶進我們的家庭裡,用愛來滋潤我們的心靈,活出有愛有盼望的美好人生。請問,你是否已經開始思考,如何用愛來打造你的幸福人生呢?

所羅門的箴言,正是藉著收集許多智慧者的言語,要幫助我們打造一個幸福的美好人生,好讓我們一生的日子,雖然在世間有許多勞苦愁煩,卻仍然能夠享受到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滿足喜樂,並且在家人和朋友的愛與鼓勵中,向著永生的道路前進。

今天新眼光讀經本的經文是箴言十七章,這整章中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主題,希望兄姐反覆研讀思想,必能得著許多寶貴的人生智慧。但是,牧師今天只針對1-3節,來分享建造和樂家庭的智慧。正如哈佛大學經過75年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幸福人生建立在美好的關係上。這個關係,尤其是與家人的關係,非常重要,卻是最不容易的。求上帝幫助我們,賜給我們智慧的心,謙卑來學習這個很重要的生命功課,期待藉著這短段的經文,教導我們重新思想、反省,如何建立一個有上帝愛充滿的幸福家庭。願我們的家庭能夠流露出基督的馨香之氣,成為別人可以羨慕、看為好榜樣的家庭,也能在社會上、在上帝國度裡活出滿有影響力的家庭。

第一:建立『以和為貴』的家庭價值觀。
箴言十七章1節:『設筵席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乾餅,大家相安。』兄姐!家庭是我們閃風避雨的所在,家庭氣氛和諧,人的心情才會快活,做任何事情、事業才會順利。所以,俗語講:『家和萬事興,家亂萬世窮。』牧師相信,每個人都期待自己的家庭是『萬事興』,而不是『萬世窮』,所以,家庭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來建立一個以和為貴的家庭。

但是,家庭中雜事、煩事很多,常常會引起爭吵,要如何能不吵架呢?在網路上看到這則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有兩家人住隔壁,一個家庭常常聽到吵架聲,另一個家庭從來不吵架。有一次,那個常吵架的家人問從不吵架的家人:“你們家怎麼都不會吵架呢?”不吵架的家人回答:“我們家每個人都是壞人,所以我們都不會吵架。”那個常吵架的家人覺得很奇怪地說:“奇怪!我們家每個人都是好人,為什麼常吵架?!你們家都是壞人,為什麼不吵架?!”有一天,他們找到答案了。
        
有一天,那個自稱是壞人的家庭,他們孩子的腳踏車丟了!從他們家裏傳來這樣的對話:孩子說:「都是我不好,如果我把腳踏車鎖起來,就不會被偷走了!」聽到孩子的自責,媽媽說:「唉呀!都是我不好啦!如果我交代他早點把車子牽進來,腳踏車就不會被偷了!」旁邊的爸爸說:「其實都是我不好!假如我不買新的腳踏車,買一台較舊的,就不會被偷了!」姊姊說:「那裏,都是我不好!如果我沒有跟弟弟說等一下我要騎,弟弟就會把腳踏車鎖起來了!」
       
而,那個自認全家都是好人的家庭,在不久前也同樣的掉了一輛腳踏車,他們家裏傳來的對話是:弟弟說:「都是姊姊啦!要不是姊姊跟我講她要騎,我就會把腳踏車鎖起來了!」媽媽說:「你看!都是你啦!剛才叫你牽進來,你不牽進來!才會被人偷走了。」
接著爸爸說:「都是你不好!叫你不要到處跑,你到處亂跑,沒把車子看好,才會被人偷走。」聽完爸爸的話,媽媽指責爸爸說:「都是你啦!叫你不要買那麼新的車,你偏要!你看!被人偷走了!」
        
兄姐!你聽出這兩段對話的不同嗎?那個都不吵架的家庭,腳踏車丟掉了,每個人都說是自己的錯,結果大家都不爭吵。反之,那個都是好人的家庭,在腳踏車被偷走後,每個人都在指責別人的錯誤,所以一天到晚常常吵架。請問,你的家庭是常常在檢討別人的錯誤?還是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呢?

箴言十七章1節:『設筵席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乾餅,大家相安。』設筵,原文是祭物,舊約時代,向上帝獻完平安祭之後,可以拿回一部份的祭物給家人吃。能夠把祭物擺滿整個屋子,表示這是一個很有錢的家庭,他們也表現得很敬虔,奉獻很多祭物。但是,家人關係卻是很緊張,彼此都在爭來爭去,相互算計,這在上帝眼中是不好的。乾餅,就是硬的餅乾,很粗俗的食物。這句箴言的意思是:與其有滿屋子的豐盛食物,但是家人彼此爭吵指責,還不如家人彼此相愛,吃粗俗的食物也香甜。是的!家庭不和,就算有豐富的物質享受也是沒有意思。「不如有塊乾餅,大家相安」,生活簡簡單單,雖然只是吃塊乾餅,但大家能彼此相愛、和睦相處的話,遠勝於一個金銀滿屋,有豐富享受,卻雞犬不寧的家庭。

今天,很多家庭失去和諧,主要是因為太重視物質的追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都很自私顧自己,為了爭財產,互毆互鬥,甚至不惜告上法庭,都是為了金錢的問題。求上帝幫助我們有智慧的心,看清楚真正能帶給人幸福的,是與家人有美好的關係。我們要有「以和為貴」的家庭價值觀,學習耶穌的好榜樣,把愛帶回家,讓上帝的愛在我們的家庭產生一種連結的能力。求上帝幫助我們,常常反省自己的軟弱,更多的願意將最好的給與對方,彼此以恩慈相待,這樣才能夠組織一個和諧的家庭。

第二:家庭最重要的任務是培育敬虔的兒女。
箴言十七章2節:『僕人辦事聰明,必管轄貽羞之子,又在眾子中,同分產業。』家庭最重要功能之一是延續後代,遵守上帝的命令,生養眾多。重要的,不只是延續後代,更是培育敬虔的兒女,使其成為社會有用人才,以及建造上帝國度的活石。每個孩子都是上帝交託給父母最重要的資產,不管再怎麼忙碌,父母都要花時間和精神在最寶貴的兒女身上。最近,林牧師在教會一同的賴上,有分享《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家族,能夠以富貴傳家超過150年,他們的子孫能獲得非凡的成就,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環寵壞,不管是老約翰洛克菲勒還是小約翰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面都相當花心思。牧師相信,我們當中沒有人比他們更忙碌吧!但他們仍然能夠撥出時間,用心寫下很多封書信,將他人生的智慧傳授給孩子。這個富可敵國的家族,並沒有整天躲在房間裏計劃如何守住自己的財富,而是積極的參與文化、衛生與慈善事業,將大量的資金用來建立各種基金,投資大學,醫院,讓整個社會分享他們的財富。

親愛的兄姐!從聖經的價值觀來看,一個有才幹的僕人遠勝一個不肖的兒子。因此,一個聰明的父親,寧可把家業交託一個忠心、辦事精明的僕人,也不將家業交給一個貽羞、不長進的兒子管理。但中國人的價值觀卻不同,所謂「血濃於水、肥水不流外人田」,家產只能留給自己的子女。因此,有所謂「富不過三代」的慨嘆。很多家財萬貫的富人,不會教孩子,只會寵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當他們把所有產業傳給不長進的兒女,結果很快就被敗光。中國晚清末年,有個『民國第一敗家子』之稱的盛恩頤,一夜之間將父親留給他的上海整條街在賭桌上輸光光,最後竟活活餓死。

其實,這句經文也可運用在所羅門王身上。所羅門王晚期驕傲不敬畏上帝,當他死後,兒子羅波安繼承王位。當百姓來請求減免勞役時,羅波安不聽智慧老臣的勸告,反而聽從和他一樣含金湯匙長大的年輕人的話,不知人間疾苦的羅波安,用恐嚇的話威脅百姓,結果導致王國分裂;十個支派跑去跟隨原本是所羅門王的僕人耶羅波安。

親愛的兄姐!上帝給與每個人都有恩賜才能,父母的責任就是幫助兒女發掘這些恩賜,並加以栽培,他日兒女必能成才。有一本雜誌,訪問了全美國最優秀的教師,讓他們定出訓練出類拔萃兒女的要訣。這些要訣包括:
(1)教兒女多做家務,用處理家務來訓練他們明白待人接物的道理。
(2)對兒女的期望要高,幫助他們設立夢想及和自己比賽,要勝過自己,方法是當他們達到一個高峰後,再給他們設定另一個高峰,好讓他們不斷挑戰自己。
(3)要參與子女學校的活動。
(4)讓子女知道成績不代表一切,因為今天是講求多元智能,就是世界頂尖的大學也不會錄取一些只會埋首讀書的人,他們的要求是全面性的。
(5)要子女明白學習的科目不一定要有興趣,因為讀書和上學並不是一種娛樂。
(6)要讓子女有足夠休息和遊戲的時間。因為好的遊戲可以啟發、誘導孩子的心智。所以一個成功的家庭必須懂得如何發掘、培育子女的恩賜。

第三,家庭的責任在於塑造品格。
箴言十七章3節:『鼎為煉銀,爐為煉金;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今天大家都認同EQ「情緒智商」比IQ「智力」更加重要,因情緒智商大多涉及品格方面。所以教孩子為賺錢而讀書,家事甚麼也不管只專注於學業成績上,是錯誤的教育。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品格,就算有天大的本領,將來也註定是失敗的,品格的操練實在非常重要。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要培養良好的品格,非常不容易,就像被火熬煉一般痛苦,因為人性有貪逸惡勞的傾向,要改變小孩那種天生的惰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這改變的責任,上帝是交在父母手中。自己的孩子要自己教,不能推給學校老師,更不要交給電視和手機、電腦等3C產品,否則將來會後悔莫及。

洛克菲勒的家族用「鼎」和「爐」來磨練他們的孩子,台塑集團創辦人故王永慶先生也是也是用「鼎」和「爐」來磨練他們的孩子。這些經過「鼎」和「爐」磨練過的孩子,起初覺得很痛苦,但後來成就非凡,就懂得父母的用心而學會感恩。聖經中,凡是上帝要使用的人,都必定經過長時間的磨練。約瑟能夠成為埃及的宰相、摩西能夠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但以理穩坐國中第二把交椅、使徒保羅把福音傳到歐洲,都是經歷磨練,才能成為上帝國度的棟梁。在今天少子化的時代,父母只寵孩子,不管教孩子,不讓孩子學習吃苦並從中提升他們的辦事能力,這是真的疼愛孩子?還是害了孩子?求上帝賜我們有智慧的心,知道除非有「鼎」和「爐」那種火的試煉,否則無法建立美好的品格。有時,上帝也會用特別的環境、特別的人、事、物,比如:對你嚴格的上司、讓你傷心難過的孩子、或嚴厲的父母等等,他們成為你生命中的「鼎」和「爐」,是上帝用來磨練你,要操練你的品格,我們應當看這一切都是出於上帝的美意,用心學習這些塑造品格的生命功課。

親愛的兄姐!哥林多前前書十三章13節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家庭是上帝讓我們學習愛和付出愛的地方,其實就像「鼎」和「爐」一樣,在磨練中塑造我們合上帝心意的好品格。我們想要擁有幸福的人生,就必須建立以和為貴的家庭價值觀、培育敬虔後裔以及塑造美好品格。求主幫助我們!接受挑戰,勇敢地活出祂所要祝福幸福美好的喜樂人生!

發表於2023/08/19 15:50 (1433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必填)
標題 (必填)
電子郵件
(不顯示)  
個人網頁  
內容 (必填) 
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一張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