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彼得前書04章01-11節:當有的品行
|
當有的品行
彼得前書04章1-11節
林潔美牧師
2022/9/18 |
兄姐!大家平安!按照新眼光讀經本的進度,這幾個禮拜,我們都在讀彼得前、後書。牧師在此先來介紹彼得前、後書的背景,就是作者、收信人、寫書信的時間,以及寫這封書信的目的。根據彼得前書一章1節:『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寄居的。』我們知道,寫這封書信的人就是主耶穌的學生,十二使徒之一的彼得。彼得原名是西門,這名字的意思是“蘆草”,這名字正是反映出西門這人的個性就像蘆草一樣,他是一個熱情、坦直、大膽的人,但有時卻也很軟弱、容易隨風而搖動。主耶穌的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就給他改名“彼得”,意思是堅定的“磐石”。記載在約翰福音第一章35-42節。
雖然主耶穌第一次見到西門時,給他改名說:『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但是,很奇怪,耶穌從來沒有稱呼他“彼得”,我們看四福音書中,耶穌還是叫他“西門、西門”。因為那時候他雖然跟隨主,但是生命還是像蘆草,個性既衝動又搖擺不定,心思也放在爭奪世間的名聲地位上。路22:24記載:『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那一個可算為大。』相信在這場爭論中,彼得也在其中。其實認識耶穌之後,他並沒有馬上跟隨,還是繼續做自己的工作,在加利利海邊捕魚,一直到自己親身經歷到神蹟。路加福音五章1-11節記載:他整夜勞累都捕不到魚,但因著相信耶穌的話下網捕魚,竟然捕到兩船滿滿的魚。這個神蹟讓他認識到耶穌的權能,立即俯伏在耶穌面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當耶穌呼召他來做一個“得人的漁夫”,那時他才下定決心,放下所有來跟隨耶穌。
在十二使徒中,彼得是最接近耶穌的三個使徒之一,他跟在耶穌身邊三年之久,看遍耶穌所有的神蹟,也聽過耶穌所有的教導。他第一個承認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也大膽阻止耶穌受苦。他勇敢要求和主耶穌一樣能行在海面上;主耶穌被抓之前,預言說彼得會三次不認主,但是彼得堅定地說:『我就是同祢下監、同祢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這話說完,不到幾小時,果然在雞啼之前,彼得三次不認主。即便是主耶穌復活之後,向門徒顯現很多次,但是彼得還是搖擺不定,他找幾個門徒回去加利利海邊捕魚(約21:1-3)。這樣軟弱、搖擺如蘆草的西門,但是主耶穌不放棄他,再次找回他。在加利利海邊,彼得再次經歷到神蹟並感受到主的愛,主耶穌三次問他:“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約21:15-17)這樣一次又一次愛的呼召,終於讓如蘆草般軟弱、搖擺不定的西門,逐漸剛強壯膽,變成堅硬的磐石。在耶穌復活升天、聖靈降臨之後,彼得成為教會的領袖,五旬節一篇講道感動三千人受洗成為門徒。
西門變彼得,漁夫變使徒。兄姊!這就是西門彼得人生的轉變。當主耶穌說:西門你要叫磯法。那時,他看似堅強,其實是軟弱;看似有信心,其實是小信。但是主耶穌為他改名,就是給他一個應許,一個預言。西門本身不是磐石,主耶穌卻應許要把他建造成磐石。兄姊!當我們蒙召時,我們是軟弱的,個性上還有很多缺點,生活總是遇到無情的挫折和打擊。遇到耶穌,我們覺得:耶穌可以讓我凡事亨通順利,賺大錢、買高房。但其實主耶穌要給我們的,是一個新生命。祂要翻轉我們的生命,讓軟弱變剛強,將羞愧變榮耀。主耶穌要給我們一個新的名字,那是上帝為我們的新生命所定的計畫。當然,這並不是說:“我擁有這個名字,我自然會變成這個樣子!”也不是說:“我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成為這樣子!”很多基督徒都像西門,信主之後還是想靠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來贏得上帝的祝福,但是總是軟弱、總是失敗、總是讓主傷心。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從西門變成彼得呢?唯有回到起初的心,思想耶穌的愛、思想自己對耶穌的愛。這個世間只有一個神蹟,就是愛的神蹟,只有真正的愛才能撼動頑固的心,讓生命經歷更新變化的改變。就像西門彼得,是主不離不棄的愛讓他從蘆草變成磐石。這是兩種不同的生命體質,只有上帝愛的大能才能產生神蹟,讓生命轉變。當我們定根在主堅定不移的愛裡面,生命同樣也要轉化,從軟弱變成主所重用的堅固磐石。
這封書信是彼得寫給散居在小亞細亞(今天的土耳其)北部羅馬各省分的基督徒。在彼得前書五章13節說:『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一般聖經學者相信,彼得當時所在的“巴比倫”,很可能就是羅馬城的代號,說巴比倫是避免來自當政者的麻煩。當時與他在一起的還有西拉和馬可。這封書信大概是寫於主後六十三至六十四年間,當時羅馬政權已經開始在迫害基督徒了。為了持守基督信仰,信徒必須承受很大的苦難,甚至必須躲在洞穴裡面,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他們非常需要安慰和鼓勵。
因此,這封書信的目的,就是勉勵信徒在患難中持守信心,站立不移,即使面對重重的逼迫,仍然要帶著活潑的盼望,活出天國新子民的聖潔生活。因為上帝改變人類命運的救贖計畫,已經藉著基督耶穌來到世間而實現了。主耶穌基督為義受死拯救世人,基督徒也應當學習主耶穌為行善而受苦的好榜樣。彼得提醒我們我們,基督徒不要為行惡而受苦,乃要為行善而受苦,為愛上帝愛人而受苦,這樣的受苦才是有價值的,因為『那賜諸般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裏召你們,得享祂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5:10)
今天牧師要通過彼得前書四章1-11節來和大家分享,基督徒當有的品行是什麼?首先:彼得勉勵信徒,應當學習基督受苦的心志。『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彼前4:1)兄姊!人的天性喜歡舒適安逸享受,誰喜歡受苦呢?比如,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前幾天看到一個影片,一個嬰幼孩大聲哭鬧,照顧的人怎麼哄都沒辦法,給他一支手機,這個孩子馬上停止哭鬧,玩起手機;手機收起來,孩子又大聲哭鬧,再給他手機,又馬上安靜下來玩手機。給手機玩就安靜,不給手機就哭鬧,但是我們父母可以這樣照顧小孩嗎?如果照著孩子天性所喜歡的給予,那麼將來這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人的天性都喜歡舒適,沒人想要受苦,但是,上帝卻藉著挫折的苦難來磨練我們的心性。兄姊!你的家人每個都很上進嗎?你的工作容易嗎?你的人際關係都很暢通嗎?如果事事都好,你還需要耶穌嗎?就是因為生活總有不順心不如意,我們才需要耶穌,我們需要上帝的恩典和祝福來幫助。那晚,彼得捕魚如果滿載而歸,他會跟隨耶穌嗎?苦難讓我們看到自己的軟弱不足,也讓我們尋求更大的幫助。(詩119:71)說:『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耶穌基督為什麼要在肉身受苦呢?即便是上帝的兒子,也要受苦,並且承受比我們更重更大的苦,才能承接救贖大功。要當王永慶的兒女容易嗎?很多企業富二代是敗家子、賣祖產,只有肯受苦的才能創業成功。彼得說:一個肯效法基督在肉身受苦的人,不容易犯罪,因為人往往在患難中警醒又謙卑,卻容易在舒適安逸中因驕傲自大而犯罪。大衛王就是一個例子。想想看,大衛王是個敬畏上帝的人,為什麼當他得到上帝豐盛的祝福之後,竟然還會犯下殺人夫奪人妻這麼可怕的罪呢?因為日子過得太安逸太舒適了,就開始驕傲,失去警醒。大衛王、所羅門王都是如此,我們比他們強嗎?可以相信自己在安逸中絕對不犯罪嗎?有時候,日子辛苦一點,反而是上帝的恩典,讓我們藉著肉身受苦而與罪斷絕。
彼得勉勵信徒要用基督為愛受苦的心志當作兵器,極力的抵擋罪和誘惑,他說:『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上帝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彼前4:2)兄姐!一個人如果貪戀物質,受肉體與情慾的支配,就很難遵行上帝的旨意。這世間凡你所喜愛的,都會成為你的軟肋,讓人利用來控制你。有個高官警察很喜歡古畫,有心人就送他一幅名人畫,之後就脅逼他做他們犯罪的保護傘。所有我們所喜愛屬地的財物及舒適享受,都會成為撒但攻擊我們的弱點。求上帝幫助我們,成了基督徒之後,要明白上帝的心意,選擇與一般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順從上帝,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這是很不容易的,卻是今生心靈富裕的保障和將來福樂的根基。
『因為往日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惡慾、醉酒、荒宴、羣飲,並可惡拜偶像的事,時候已經夠了。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他們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賬。』(彼後4:3-5)這段經文,彼得勉勵信徒要拒絕跟不認識上帝的人一樣,因為缺乏屬靈心志,生命沒有真正有價值的目標,只能縱情在世間的享樂。兄姊!你看這段經文以為這是二千多年前的事,但是,上帝一直透過聖經在跟我們說話。聖經說:日光之下無新鮮事,其實,我們這世代的道德價值觀,比起以前是更墮落。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是新時代的人,不結婚,只同居;換性伴侶像換衣服一樣、留戀夜店、吃喝玩樂樣樣精通。他們看見敬畏上帝的人節制度日,覺得奇怪。每天工作都很忙,周末就是要放鬆出去玩,怎麼還有人跑去教會聽道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是不同的兩種生命,所過的兩種不同的生活;但是,彼德說,相同的是:我們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賬。如果生命不用交帳,我們很容易隨意揮霍;但是如果是一定要交帳呢?是否就會以智慧的心來數算自己的日子呢?求上帝幫助我們看見,人內心的靈還是需要依靠上帝的靈而活。
那麼,我們要如何依靠上帝的靈而活呢?7-11節的經文,彼得教導信徒,將來若要在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好好交賬的話,今生就不要糊塗過日子,要有智慧的心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他說:『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祂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兄姊!“萬物的結局近了。”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提醒,這有兩種意義:對放縱情慾、奔那放蕩無度之路的人而言,肉體所享受的萬物即將過去,享福的日子已經不多;對受苦的信徒而言,結局即將來到,受苦的日子已經不多。兄姐!你對“將來”是空虛、無聊?無知、沒有盼望?還是有活潑的盼望、確實的憑據?萬物的結局近了,這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我們遲早都要面對的結局。如果希望活在世間的每一日,能有活潑的盼望、有確實的憑據,那麼,就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因為有上帝可以依靠,心靈有滿足就有喜樂,雖然生命還是有艱難,生活大小事還是很折磨,但是有主的恩典和幫助,就有信心突破難關。
『謹慎自守,儆醒禱告。』是心靈的操練,幫助我們的心剛強壯膽,就有信心和力量去面對的艱難。在此,彼得指出,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兄姐!愛的力量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為了愛,耶穌甘願為我們上十字架;為了愛,父母甘願為兒女做牛做馬。有愛,再大的困難也有勇氣突破。感謝上帝!將祂的愛放在我們當中,今天,我們能夠堅強、勇敢、甘願受苦、能夠包容、願意服事,都是因為有上帝的愛激勵我們。愛讓心活熱起來!兄姊!你要做一個真正的活人嗎?求上帝的愛充滿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有滿滿的愛,能夠以善意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兄姊!口裡說出怨言,就是心受傷,心受傷就沒有愛了,說出來的話句句就像利刃般刺人。彼得說:不要口出怨言。因為這些憤怒的負面情緒會生出苦毒。兄姐!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過不去的心。要處理事情,先處理心情。有正確的心態,即使在艱難的困境都能走出來;苦毒的心會遮蔽心眼,讓人不知感恩,也看不清真實。當我們心有怒氣,記得來到上帝施恩寶座前,求更多的愛充滿,讓心喜樂滿足。有愛,再大的艱難都有力量突破。其實,上帝並不要求我們做多大的事,只要盡心就好。忠心、盡本分,各人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自己滿足,上帝也滿足。
親愛的兄姐!彼得是嘗過恩典滋味的人。他從懷疑到堅定,從小信到篤行,生命逐漸轉化。一個平凡的漁夫,如何變成偉大的使徒呢?答案只有一個!他愛耶穌!這愛讓他勇於突破自己的軟弱和有限。求主幫助我們!因著耶穌的愛願意讓聖靈在生命動工,日日更新變化,承受活潑的盼望,並且得著將來不敗壞、不腐爛、不衰殘的天上基業。
發表於2022/09/20 17:08
(1525閱讀)
隨機文章
回應
留言
姓名
|
(必填)
|
標題
|
(必填)
|
電子郵件
|
(不顯示)
|
個人網頁
|
|
內容
|
(必填)
|
驗證碼
|
|
|
看不清楚,換一張
|
|
|
留言後,留言將於24小時內顯示於網站上,請耐心等候,並勿重複留言,謝謝
|
|